兰大二院成功完成院内首例造血干细胞微移植
14岁患者付某,今年3月确诊为白血病。在进行大量前期治疗、预处理方案设计等准备工作后,在张连生教授的指导下,由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李莉娟对其进行了“微移植”术,经血液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移植成功并于9月4日出院,这标志着我院血液科掌握了国际先进的造血干细胞微移植技术。
作为国内“微移植”最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兰大二院血液科团队是这一技术国内十家协作单位之一,该患者的微移植成功,标志着我院已掌握了先进的造血干细胞微移植治疗技术,步入了国际血液病治疗的先进行列。
(稿源:血液科 何慕)
相关链接:“微移植”是指在保存受者正常免疫功能的条件下进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模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发挥有效的抗白血病效应,而且去除了传统移植预处理的毒性,避免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减轻了移植副作用。在“微移植”中,供者干细胞需在患者体内微量存留,配合能高效杀灭白血病和肿瘤细胞的化疗,将供者的健康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进行“修饰”和“扩增”,然后少量多次地植入患者体内。由于“微移植”在患者体内重建的是自己的造血,而不是供者的造血,因此移植后患者不需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预防排异反应,同时也避免了因免疫力低下并发各种感染。可以说,“微移植”是继清髓移植及非清髓移植后,白血病移植治疗的第二次革命。微移植克服了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存在的供者难寻、并发症多、费用高昂等问题,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移植技术之一。
相关阅读
- 上一篇:【简讯】风湿免疫科主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教育交流会[ 09-10 ]
- 下一篇:兰大二院荣获“2014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