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回首2024 共话医院发展】普通外科篇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思瑶 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思瑶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4日 点击数: 字号:【

回首2024年,兰大二院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护理服务、严谨的教学态度、先进的科研水平、高效的行政管理、周到的后勤保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各岗位工作人员勤耕不辍,笃行致远,在“四强一新”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医院的医、教、研、管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共同书写了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近期,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回首2024 共话医院发展】系列专题报道,以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聚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智慧医院等方面,分享管理经验,凝聚行业智慧,寻找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源泉力量,展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和创新发展成绩,全面梳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二院”经验。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的同时,彰显二院情怀、厚植二院特色、汇聚二院力量!

系列报道第二期——由新闻宣传科李思瑶专访普通外科主任毛杰、普通外科一病区主任张辉、普通外科科护士长周晓琴,畅谈普通外科发展的话题。

 

李思瑶:毛杰主任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普通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4年在医疗技术、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等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

毛杰:医疗水平,勇攀高峰:2024年肝胆胰亚专业根据“内外结合、软硬兼修、综合诊疗”的专科特色,利用内镜及微创技术,常规独立完成机器人辅助或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利用术中超声导航引领技术,采用荧光、精准定位,让手术更彻底,并注册开展临床试验,让患者获益,助力临床工作进一步发展。胃肠外科形成了五大外科协同助力胃肠疾病的专科特色,利用微创技术,常规独立完成机器人辅助或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袖状胃成形术、结肠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科室利用导航引领技术,采用荧光、纳米碳示踪,肿瘤定位,淋巴导航,精准定位,让淋巴结清扫更彻底。科室借助内镜外科技术,使得腹腔镜和内镜双镜联合,发挥软硬镜各自优势,保障术中精准定位。科室还早期开展了新辅转化治疗研究,注册开展临床试验,让不可切除和潜在可切除成为可切除,助力患者克服疾病。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普通外科全年共获得科研立项3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生项目2项,省级项目26项,地厅级项目8项,年度获科研总经费达810万元。累计发表文章111篇,SCI论文70篇,其中一区顶刊SCI论文3篇、二区SCI论文13篇。专利8项,其中护理专利3项。

科室荣誉,收获颇丰:普通外科获得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普通外科一病区荣获甘肃省优秀医师团队。获批2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分别为甘肃省肝胆胰疾病精准诊疗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肿瘤免疫治疗行业技术中心;获批“西北地区日间医疗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观察员单位。甘肃胃癌大数据库建立和诊疗新技术研发、肝胆胰疾病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严重腹腔感染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3个项目分别荣获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李玉民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李玉民教授,周文策教授入选全国普外科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百强榜。毛杰主任荣获甘肃省优秀医师、甘肃省卫生行业健康行业骨干人才。张辉主任获得第十一届甘肃青年科技奖。陈刚副主任医师获得甘肃省青年卫生健康人才。王满才主治医师获得陇原青年英才等。

频启学术,常聚慧光:2024年积极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学科前沿的技术和理论,不断提升专业水平。2024年举办“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营养之声’外科营养治疗新进展大讲堂”“FIS2024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重走长征路‘大爱无疆 健康随行’公益活动——走进甘肃学术会议”和“第一届西部肝胆胰疾病多学科精准治疗论坛(WHBPF2024)”等学术会议。李玉民教授带领团队应邀出席生态系统变化、传染病传播和预警国际研讨会,访问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和悉尼大学,并就相关国际合作达成了共识;周文策教授、毛杰教授应邀参加第36届德中-中德医学协会联合年会并开展学术交流;刘海鹏主任受医院委派参加了在牛津大学举办的高等教育教师短期培训项目。护理人员参加在西班牙马拉加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加速康复外科(ERAS)大会,汇报了基于人体成分分析及CT在测量胃癌肌少症中的差异性和敏感性,受到国际专家好评与关注。

李思瑶:2024年收获满满,下一步,科室在医院“四强一新”的战略目标引导下,如何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毛杰:强学科方面将积极建设亚专科,细化亚学科方向,每个亚学科专注于特定领域疾病的诊治,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注重人才培养,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先进技术;加强各亚专科团队之间的协作,建立专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

强创新方面要积极开展新的外科技术,将软硬镜相结合,提升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技术,并结合ERAS标准要求,使患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提升科室的影响力。

强管理方面要严格控制医疗质量,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手术质量、围手术期管理等环节进行监控。对各类指标严格质控,确保医疗安全;合理控制科室卫生材料费用和药品费用等资源,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率。

强服务方面要改善医疗服务体验,优化普通外科门诊和病区的就医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加强患者沟通与管理,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改善病区环境,打造“静音病房”“无异味病房”,执行“首诊负责制”,主动接待患者询问,杜绝回复三不(“不知道”“不归我管”“和我没关系”),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未来,普通外科将大力推进临床科研融合,依靠甘肃省肝胆胰疾病精准诊疗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肿瘤免疫治疗行业技术中心建立患者数据库,积极推动普通外科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推动外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李思瑶:请问张辉主任,2024年兰大二院普通外科一病区工作有哪些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

张辉:在医疗方面:普通外科一病区去年一年门诊量14365人次,住院2576人次,外科手术+ERCP+介入操作2987台,其中四级手术1023台,四级手术占比34.2%。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肝门部胆管癌/胃癌共8台,MDT患者287人次。完成肝移植2例,其中劈离式肝移植2例;腹腔镜下肝脏手术167例,腹腔镜下胃切除术103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6例,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26例,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54例,胆囊癌根治术2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743例,ERCP500例。

在教学方面:杨含腾主任和张辉主任完成了脱产带教工作。承担理论课时70课时,见习课时18课时,共计教学查房23次,病例讨论23次,小讲课45次。周文策教授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获兰州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本科生李晓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国家级三等奖。2024 年一病区毕业研究生中博士3人,硕士3人;招生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2人。

在科研方面:2024年病区继续以肝胆胰疾病临床与机制研究和临床医药研究为抓手,获批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肝胆胰疾病精准诊疗工程研究中心;肝胆胰疾病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荣获1项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申请获批12项科研基金,总获批经费289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 21篇。由周文策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继续围绕肝胆胰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诊疗新方法、临床大数据和实验模型建立开展了研究工作。

在学科发展方面:普通外科一病区获批全国外科营养规范化病房及ERAS标准病房,成立了胰腺肿瘤专病中心。共计接收进修医师13人,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力帮助。

李思瑶:请问下一步,普通外科一病区如何发展?

张辉:普通外科一病区在医院“四强一新”的战略目标引导下将致力于引进和应用前沿的医疗技术,如三维可视化重建、荧光染色、腹腔镜术中超声等技术融合导航的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等,以提升手术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加强对肝胆胰疾病的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高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诊疗流程,确保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推广MDT(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将肝胆胰肿瘤、病情疑难复杂及高龄患者等病例纳入MDT范畴,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推广胰腺肿瘤专病中心。

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提升科室整体实力。加强内部人才培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打造结构合理、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梯队,确保科室能够持续发展。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与临床和科研工作,为科室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参与和开展肝胆胰外科领域的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关注医学科技前沿动态,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鼓励医护人员参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为科室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李思瑶:护士长您好!请您谈谈2024年兰大二院普通外科护理工作有哪些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

周晓琴:护理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质量与安全。普外科部以牵头科室承办全院“护理管道安全管理竞赛”,为医院各科室在管道管理领域搭建高水平学科交流平台,规范管道护理操作,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管道护理服务。

第二是高质量落实ERAS护理工作。科室于今年4月迎接湖北陈孝平基金会初评,获得“ERAS标准病房”授牌,7月复评全面达标(包括环境改善、人文关怀、加强宣教、人才培养等方面)。

第三是营养筛查与随访。以普外为模板,推进全院“无饿医院”建设,科室全面落实营养筛查,由护士执行,筛查率达100%;于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营养质控中心评审。出诊首例,全年共7例“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营养支持治疗,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得到了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减少了患者来院就诊的不便,解决了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得到了家属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普通外科护理单元年初制定“护理多元化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普外科部护理服务改善行动计划”九条举措,并逐一进行落实,效果如下:

1、环境改善:设置了“静音病房”“无异味病房”。八个病区经过整改,监测病房音量均符合国际噪声协会规定,日间噪声低于45dB,夜间噪声低于20dB。卫生间异味较前好转,目前还在持续改进。

2、有效沟通:未发生因服务态度、沟通不畅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或护患纠纷等;患者满意度总体较前提升。

3、人文关怀:营造有温度的护理工作氛围。落实到每位护士,执行“首诊负责制”,主动接待患者询问,杜绝回复三不:“不知道”“不归我管”“和我没关系”,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培养人文护理师资7人;各病区设“行李暂存处”、开创“百宝箱”园地,满足患者紧急需求。

4、中医技术:全年共完成中医适宜技术进修学习5人;已在部分病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

5、健康科普:科室于3月份开通了“普外科部护理园地公众号”,共推送科普作品88份,宣教手册9类,各病区张贴二维码“宣教健康树”,通过多种模式提升宣教效果。

6、人才培养:制定了“普外科部护士流转方案”,完成科部内护士流转学习10人次。全年共培养个案管理师2人,肿瘤师资1人,公共营养师1人,院史讲解志愿者5名。

7、护士减负:根据具体情况,部分病区采用排班APN模式,缩短护士护理时数,以保证在岗期间的工作效率;优化普外专科SBAR交接班模式,对接信息系统,确保交接到位、患者安全的同时,减少护士纸质版书写,提高工作效率;

8、延续护理:科室于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营养质控中心评审。全年共出诊7例“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营养支持治疗,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得到了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减少了患者来院就诊的不便,解决了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得到了家属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9、质量管理工具应用:

科室运用“品管圈”以“加速康复、你知我知”为题参加“第三届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案例交流大会”获得“精品案例”奖并进入全国决赛。

李思瑶:护士长,下一步普通外科的护理工作如何高质量发展?

周晓琴:科室为认真贯彻落实我院“四强一新”发展战略目标,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护理团队整体水平,将进行如下提升:

1、完善普外专业护理管理制度,包括普外科部护士流动培养方案、普外科住院患者陪护与探视管理方案、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修订等;

2、围绕护理质量与安全,组织普外科各病区月汇报;开展英语护理交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外交流,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3、按照肝胆、胃肠、甲乳疝等不同亚专业组织护理培训、护理查房等,强化亚专业特色;

4、基于科室目前已培养8名注册营养师、7名人文师资,申办院内营养、人文专科护士培训班,与医院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人文护理服务理念,提升营养质控中心辐射作用,拓展科室业务,提高学科影响力。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