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科患者教育系列3—正确认识胰岛素

文章来源:糖尿病一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只有进入细胞的葡萄糖才能为细胞提供动力,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胰岛素分泌不足,不管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不足(虽然有的病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数量正常,但是质量不好,相当于废品,所以称相对不足),都会造成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范围。

哪些糖尿病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必须持续接受外源性胰岛素;2型糖尿病,口服药无效或过敏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合并严重感染:外伤、手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合并慢性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足坏疽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功能不全;明显消瘦伴营养不良;妊娠及哺乳期。

胰岛素按照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胰岛素的研发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次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的飞跃,第二次,从人胰岛素到胰岛素类似物的飞跃,人胰岛素好,而胰岛素类似物更好,为什么现在胰岛素治疗的整体趋势是应用胰岛素类似物?

正常人一旦进食,机体立即分泌胰岛素直接入血,并且直接进入门静脉入肝脏,直接抑制肝糖原输出。此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与血糖升高过程同步,因而良好控制血糖。而人胰岛素尽管与人体自身胰岛素分子结构完全一样,但因为是从皮下注射,需要经历从体外六聚体的形式解体后缓慢吸收入血的过程,入血后还需要到达相应的组织才能发挥作用,不能立即抑制肝糖原输出,无法模拟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这样人胰岛素治疗需要提前半小时注射,否则会影响降糖效果,胰岛素用量大并加大后期低血糖的发生率。人胰岛素类似物克服这些缺点,缩短胰岛素从体外六聚体的形式解体后缓慢吸收入血的过程,因而非常好地模拟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使使用更方便,效果更佳。为什么要发展胰岛素类似物,上面已经解释,提醒患者速度很重要,真正能做到像正常人一样的快速胰岛素分泌目前就要靠类似物了。面对美食人胰岛素无法立即起效。

而市面上还有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从另外一个方面模拟人胰岛素分泌模式。即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包括了基础胰岛素分泌(24小时稳定输出)和餐时的快速胰岛素分泌(进餐时快速输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为模拟餐时生理分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为模拟基础胰岛素生理分泌。

由胰岛素注射系统的发展史来看,由最初的瓶装胰岛素+注射器,发展为笔芯胰岛素+笔式胰岛素注射器,再到目前的新一代胰岛素注射系统-特充注射装置,是胰岛素及其注射系统的两次飞跃。

胰岛素是目前为止治疗糖尿病最理想的药物,也是最安全的治疗方式。只要掌握好剂量,就可以控制好病情。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使您的血糖早期得到控制,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等到其它药物都不能控制血糖时再使用胰岛素,并发症则可能已经严重损害您的健康。

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是首先使用口服降糖药来维持,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了控制血糖的作用。但这些药物尤其是长效磺脲类药物,是通过刺激残存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作用的。在发病初期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B细胞数量已经是正常人的一半,数年后患者体内残存胰岛B细胞最终完全衰竭,这时再使用胰岛素治疗将为时已晚。而如果早期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就减轻了B细胞的负担,使其有修养生息的机会,那么渴望在以后的生存期内保持残存的生理性B细胞功能,这是任何外源性人工因素无法替代的。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及早及长期使用对身体有益无害。

2型糖尿病治疗目标是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其所花费的费用将远远高于控制好血糖本身花费的费用。而且许多慢性并发症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从长远着想,2型糖尿病人应该尽早合理使用胰岛素治疗,且具有长久经济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及早及长期使用对身体有益无害。

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在消化道中就像我们所吃的食物一样很快被降解破坏,而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起效。所以只能采用直接注射的方式来补充胰岛素。虽然现在有报告国外正在研制口服胰岛素,但要真正成功投入临床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路。

胰岛素是一种人体自身产生的蛋白质激素,是身体不能缺少的,在患病情况下体内绝对或者相对缺乏胰岛素时,必须补充。或者说,胰岛素就不是,而是身体自然物质,所以不用管什么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胰岛素更不是毒品,不会出现成瘾性,停用后不会出现戒断现象。患者在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使胰岛B细胞得到了休息,又同时解除了高葡萄糖对胰岛B细胞的毒性作用,病情得到控制。少部分病人可以在停用胰岛素后,通过单纯饮食、运动结合口服药物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而大部分病人则可以调整为较少的胰岛素剂量(如每日两次的优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防止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真正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由快至慢的速度分为:腹部、手臂上及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由于肌肉层吸收快,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应注意在皮下组织层,而不是肌肉层。其正确的方法是: 捏起皮肤注射,同时使用短而细的针头。注射部位要换着打,因为老打一个地方,会引起皮下组织萎缩、吸收也不好。应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和区域,可按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注射步骤:1.选择部位 2. 消毒: 等酒精完全挥发 3. 使注射部位皮肤拉紧4. 插入针头  (保持垂直) 5. 快速注射6. 数到5并拔出针头 7. 压迫注射部位   (不要按摩) 。捏起皮肤注射:使用短细针头,尽可能保证正确皮下注射的有效方法,注射应保证在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否则,胰岛素的吸收曲线将不能与血糖吸收峰值相吻合,血糖波动大。但在注射前,最好先放在常温内让胰岛素回暖(注射前提前30分钟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这样可以避免注射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切忌放在冷冻室内,以免药物活性被破坏而影响疗效。

严格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低血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胰岛素使用虽然非常安全,但是由于对使用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仍会有少部分病人由于使用不当或进餐不合理而出现低血糖。如出现虚汗、无力、心悸、饥饿感、烦躁症状时,要考虑到低血糖的可能,这时有条件的患者应该用血糖仪等测血糖加以证实,血糖<2.8mmol/L为低血糖,然而很多人血糖尚在正常范围即已经有低血糖症状(症状性低血糖),如果考虑血糖还有继续降低的可能时也可以立即进食,对于血糖在2.8~3.8mmol/L之间的患者如有症状同样可以进食含糖食物,如方糖、果汁、面包、饼干等缓解低血糖症状。无条件的患者不要强忍,可直接进食含糖食品。

外出旅行时随身携带胰岛素、注射笔、针头、酒精棉球及血糖仪、血糖试纸,按时服药、打针及注射用具的消毒。别忘了及时加餐。一般外出时,特别是当爬山、游玩、长途旅行等活动量较大时,主食量要相应加大些。注意劳逸结合。外出时比较劳累,要注意适当休息,保证睡眠。

总之,胰岛素剂量的确定和调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没有经验的糖尿病患者不应该过早地自作主张自行调整胰岛素。为了避免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必须保持每天规律、定量、定时的饮食习惯、保持正常、规律的活动。在使用胰岛素期间要密切监测血糖的控制,并进行详细记录,这非常重要,是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前提。

进食时间与注射时间须相互配合;饮食中须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不能仅以蛋白质、脂肪类食物替代碳水化合物,由于活动量增加或劳动强度加大,应定时增加饮食量,以防低血糖反应。

 

更多>> 科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