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健康教育
一、概述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骨、软骨、韧带或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了临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因此而产生颈、肩及上肢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颈椎病多为中老年高发,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工作中长期低头伏案、生活中用枕不当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是颈椎病高发人群。
二、分型及临床表现
1、颈型:颈部僵硬不适、疼痛。
2、神经根型:上肢疼痛、麻木。
3、椎动脉型:头晕、眩晕。
4、交感神经型: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5、脊髓型:四肢无力,步态笨拙。
6、混合型:同时有两种以上表现者。
三、健康教育
1.注意慢性颈椎损伤的预防
头、颈、肩、背部的跌扑伤、抨击伤等应彻底治愈,防止形成慢性劳损而引起反复发作,同时注意职业保护,如果职业上要求长时间低头、仰头或进行其他动作时,要注意在每45分钟休息一下,放松颈部,伏案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2.纠正工作中和生活上的不良姿势
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纠正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良姿势多种多样,如喜欢俯卧位,长期扭转颈区可能扭伤第1~4颈椎,使颈轴侧弯;枕头高度不当和睡姿不良,或躺着看书,使颈椎局部屈曲过度而易发生颈椎病。
3.避免诱发因素
防止外伤,坐车时不要打瞌睡,走路时防止闪挫伤、落枕、受凉、过度疲劳等。
四、颈椎保健操:
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摇头晃脑: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