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学科建设巡礼】永葆医者初心,守护生命之源——兰大二院肾病内科发展纪实

编辑:党委宣传部 王永芳 图:肾病内科,党委宣传部 柴伟 来源:肾病内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肾脏是生命之源,呵护肾脏方可“肾肾”不息。肾病内科便承担着这份责任,以善为脉,以术为泉,永葆医者初心,为患者守护生命之源。

兰大二院肾病内科创建于1981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肾病中心。目前是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中心甘肃分中心、甘肃省重点医学专科、甘肃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委单位、甘肃省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兰州大学内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肾病内科一病区、肾病内科二病区、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中心和肾病重点实验室。在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都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根据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室现有慢性肾脏病、血管通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四个亚专业,并已开始按照亚专业建立临床信息资料库。学科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疑难危重病诊治、遗传性肾脏病、肾小管间质疾病、继发性肾脏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肾损害、浆细胞病等肾脏损害)诊治,急慢性肾衰竭防治,血液净化等方面具有特色。近年来,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腹膜透析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也取得良好效果。

科室固定床位110张,门诊量约1.2万人次/年,病房收治患者人数近2500人次/年,年肾活检500余人次,每年行临时透析导管置管术600余例,带Cuff导管置管术50余例,动静脉内瘘手术300余例。CRRT机5台,CRRT治疗量约500人次/年。APD机3台,APD治疗量约260人次/年。

守护通路 携手共“净”

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生命线”,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科室开设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血管通路专科门诊,开展日间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动静脉内瘘取栓术、超声引导下内瘘血栓溶栓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等。这些技术的开展使血管通路技术更为全面,为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命线提供最大保障。

血液净化中心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血透通透析数据管理系统,对透析患者进行登记、存档、随访,实行全程监控、数字化管理及人性化服务。目前有门诊规律血液透析患者240余例,常规血液透析约4万例次/年,最长透析龄23年。中心拥有血液透析机67台,包括血液透析机、血滤机、CRRT机等,全自动热消毒反渗水处理机2台,拥有国际一流水平具有热消毒功能的水处理设备(CWP104H),提供高质量的透析用水,充分保证了透析质量和安全。

目前科室广泛开展多种血液净化及相关技术,包括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可调钠透析、低温透析、递增式血液透析、CRRT、血浆置换、儿童血液净化技术等。开设在线血液透析,能够动态监测患者血氧、血压和Kt/V等指标的变化,为患者量身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治疗。此外,除常规抗凝技术外,对于出血高危患者,可开展枸橼酸抗凝、甲磺酸奈莫司他等局部抗凝技术,进一步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保障。这些技术的开展不仅显著提高了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而且在顽固性心力衰竭、重症胰腺炎、食物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重症疾病的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治疗范围辐射血液科、泌尿外科、风湿科、内分泌科、肝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形成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腹膜透析中心现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131人,采用PD-TAP信息化系统管理随访患者,可实时监测腹透患者居家治疗情况,目前随访患者最长腹透龄13年。有专职腹透医护人员,开展各类腹膜透析技术,包括CAPD、IPD、APD等技术,常规开展腹横肌平面阻滞下开放性及穿刺法腹膜透析置管术,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气腹针引导下套管法腹膜透析置管术、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方便尽早开始透析、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对于急性肾衰竭需透析的患者可床旁实施,提供便利、减轻痛苦。在医院大力支持下,腹膜透析中心开启“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线上预约申请,视频问诊评估后,线下提供护理上门服务,就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指导,进一步提高透析质量,降低住院率,让患者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与院内同质化的专业护理服务。中心开设腹透专科门诊,担任本中心腹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的评估、随访、生活指导及治疗,竭诚为广大透析患者服务,实现“居家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

依托病理 有“理”有据

肾脏病理是诊断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依据。科室每年肾穿刺活检约500人次,已经形成以临床结合肾活检病理为基础。依据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特征,结合病变的分子免疫学机制,对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措施,明显提高了科室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目前擅长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相关肾脏病、恶性高血压肾损伤、肾小管间质疾病和急、慢性肾衰竭的早期筛查和诊治。尤其在省内率先开展对淀粉样变性、轻链沉积病等特殊疾病的治疗,对甘肃省慢性肾脏疾病的个体化、科学化、规范化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才培养 教学相长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室现有医师26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8名、副研究员1名, 95%具有硕、博士学历,已初步形成了年龄、学历、层次科学和合理的学术团队。科室注重人才培养,承担着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5人,在读博士4名,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并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科室每年派出中青年医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中心学习交流,始终保持与高水平肾病内科专业的紧密联系,扶持青年医师成为骨干力量,为科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教学方面,科室有专职带教老师负责本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及规培医生和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以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实践操作等多种模式组织培训考核,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训成果。病区主任刘伟在兰大二院“萃英杯”2023年青年医师讲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为科室青年医师树立榜样。

专注科研 喜获硕果

学科于2017年获批肾病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有专职科研人员及全能型成像系统、全波长酶标仪、全自动尿液工作站、纯水超纯水Direct Q3等先进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已经能满足基础研究需要,从样本管理,技术开展(细胞实验室、分子实验及病理实验),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方面建立了全套为临床提供服务的实验平台,为甘肃省肾脏疾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王俭勤教授的带领下,学科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内多中心合作临床研究项目13项,获2022年甘肃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202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名中医师承学员1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中华级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部。

服务基层 提升慢病管理

科室始终发挥公立医院科普宣传的职能,每年在世界肾脏日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并宣传和科普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把健康理念传递给百姓。作为省级单位及省质控中心,科室心系基层,不定期前往联盟医院完成专科联盟工作及质量控制工作。每年派出人员下沉至县级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协助基层医院提高专科业务能力,宣传前沿进展。

慢病管理是我国健康中国的重要目标之一,包括健康筛查与风险评估、疾病管理与终生随访、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健康等范畴。科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医院步伐,开设慢性病管理专科门诊,引进先进的慢性肾脏病信息管理系统,并培养专科护士2名,通过在线预约咨询、即时就诊、线上线下随访结合的管理方式,将患者信息采集入库,消除数据壁垒,提升患者就诊依从性,为临床科研提供“大数据”。目前长程随访患者875人,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及慢性病的长程管理能力,为各阶段的肾脏病患者的长程管理和科研数据的统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纵前程广阔,逐万里长风。肾病内科作为兰大二院重点科室之一,已做好扬帆起航、筑梦前行的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发扬“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院训精神,在医院“四强一新”战略的指引下,矢志不移,全心全意服务肾病患者,为医院和科室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奋进。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