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二院人】倾尽年华 只为光明——记兰大二院眼科团队发展历程
剥去黑暗的挣扎,擦亮心灵的视窗,还原世界的芬芳,绽放希望的光芒。他们就是守护光明“视”界的白衣使者。历史的长河匆匆流淌,回望眼科70载奋斗历程,栉风沐雨,艰苦奋斗,医者精神代代相传,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承载着几代人不懈努力追逐光明的岁月!
兰大二院眼科的前身为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五官科,1949年, 这里仅设门诊医师1人。1950年刘尚哲医生从上海调入医院并开展了白内障手术,此时收治的眼科病人住外科病房。1952年开始设眼科病床7张。1956年全国著名眼科专家郑效蕙教授来兰,正式创建眼科。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棵草去
1956年,韩哲生郑效蕙夫妇从武汉千里迢迢来兰,同一个理想,开拓西北医学发展的非凡使命,无问西东,只问初心,从此扎根西部。1959年, 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正式建院,当时五官科病区内设眼科病床20张,郑效蕙担任科室主任,下有医生7人。当时的眼科设备简陋,人才奇缺,郑效蕙教授的到来,可谓雪中送炭,为科室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她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到临床、教学中。主编教材《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学讲义》和《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实习手册》,改变了以往教学无统一教材的局面。并全力以赴地致力于眼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1958年与兰州石油学校合作,郑教授首创研制出巨型电磁铁,成功地开展了球内异物取出术,改变了以往大部分复杂眼外伤眼内异物无法诊治而辗转外地治疗的局面。同年在她的带领下,开展视网膜脱离巩膜缩短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球内异物取出术。这一时期甘肃省的主要致盲眼病是沙眼,感染性眼病,在人员及其紧张的情况下,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郑教授积极推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对严重危害人民视力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进行防治,使得如角膜纤维化、性病性眼病迅速得到控制,沙眼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眼科学的基础研究也从无到有, 逐步地创立和发展。
70年代郑效蕙教授给患者诊疗
从1956年至1961年,李浒源、曾石美、崔惠贤、金婉容、李金贵等陆续从全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加入(原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眼科团队。萃英门——这是一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出甘肃灿烂文化,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里,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患者缔造光明视界!
一路走来,从建科时的两间屋、一张桌、一个手电筒,艰苦简陋的条件非但没有打垮他们,反而给了他们艰难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在三年经济困难和十年动乱时期 ,眼科事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影响,但科室团队齐心协力,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学科基础薄弱、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谈起郑主任严谨的工作作风,几位耄耋之年的眼科老教授今天依然记忆犹新。李金贵教授向我们介绍,当年她们授课前,所有的教案郑教授都要认真把关,首先要在科室试讲,紧接着到医学院上课,她还要亲自随堂听课,细心记录我们授课中的不足,授课后再反馈改进,所以大家非常重视,每个人备课及其重视。在郑教授的引领下,学术氛围异常活跃,许多新仪器也先后应用,如眼压描记仪、暗适应检查仪、视网膜电图仪等。手术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改进,如率先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改进白内障手术创口缝合,从1974年起,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全面开展白内障囊内摘除、针拨术。1976年开展角膜板层移植,1979开展应用X线电视机摘除球内异物。多项技术省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填补了甘肃省眼科学界的空白,1978年获得由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
左 郑效蕙 中 曾石美 右 李浒源
成就的背后是郑效蕙教授为兰大二院眼科事业殚精竭虑,奉献毕生心血的真实写照,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郑教授于2010年离世,享年92岁。教授的学者风范、医者情怀让二院后辈医者永远铭记和缅怀。
山高人为峰 海阔心为界
李浒源教授,1956年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60年代起与郑教授密切配合,一直在临床一线勤奋工作,对待患者耐心细致。“您好,您先请坐”这是他每日坐诊时不厌其烦常说的一句话。1978年,他的两个妹妹希望与这个哥哥团聚,前后两次调令让他去江苏工作,他都放弃了,因为舍不得离开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放弃自己的专业。他面对我们的采访说道“来到兰州,来到二院,我一生无怨无悔”。从医65年,不知辛劳疲倦,无论是手术台前的全神贯注,还是带病坚守的忘我职责,救治无数眼疾患者。1991年李浒源开展板层角膜移植。1994年他的科研项目《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系列和推广研究获得甘肃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如今现已是90岁高龄,生活简朴、淡泊名利,酷爱医学、酷爱读书学习,“病人是我的老师”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80年代李浒源教授手术中
“做一名严谨的眼科好医生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奋斗的动力。”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的曾石美教授,1957年就来到当时的兰州医学院附设医院五官科,主攻眼科,她积极克服困难,配合郑主任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78年她的科研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严惩工发性白内障》获得甘肃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9年甘肃省科技大会上她主持研究的《自制磁性装置在眼外伤手术中应用》再获一等奖。 她利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技术,创新性的总结出许多实用眼科诊疗操作技术,撰写《眼底彩色图谱》《青光眼治疗新方法》《眼部外伤诊治》等适合基层年轻医师学习的眼科手册,手把手的教会当地医生进行眼病的诊断、手术操作技巧,为甘肃省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眼科医生,作为甘肃眼科学界的开拓者之一,从事眼科工作六十余年,为西部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西部创业贡献奖” 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为表彰和鼓励在我国西部眼科事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专家特别设立的奖项,是国内眼科行业领域内最高荣誉之一。2020年她获此殊荣,2021年5月1日曾石美教授在兰州病逝。
1975年 曾石美教授在手术室
传递爱眼护眼知识,提高群众对眼健康的重视,是每个眼科医生的责任。1960年毕业即分配到当时的附设二院的崔惠贤教授严格要求自我,踏踏实实、几十年如一日在眼科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她于1976年起率先在全省开展斜弱视防治工作,并一直致力主攻青少年斜弱视的治疗,开设斜弱视专科门诊,并举办多期儿童斜弱视培训班,培训辐射西北,在全省深入推进该项工作意义深远。1982年用同视机和黑视屏诊治斜弱视患者。1989年引进开展了视觉电生理检查,1993年《视觉电生理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成果被评为厅级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她引领团队开展各种斜视手术,使屈光不正和斜弱视的治疗走向系统化、规范化道路。直到今天崔教授今天谈起这项工作依然胸怀希冀,持续关心关注着该项工作的新进展,她认为斜弱视、屈光不正如果不积极治疗,将影响一个孩子的终身,期盼更多的眼科医生能投入到该项研究工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
70年代崔惠贤教授带教基层医生
从70年代起,科室专业眼外伤、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斜弱视等诊治不断细化。待人谦逊温和、工作勤奋的李金贵教授,1974年就在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开展了抗青光眼滤过术、多种异物定位术。她深深感知西部地区的差距,在专业方面不耻下问,因此异常珍惜每一次的开会学习机会,有一次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五天的学习班,她连吃饭时间都利用上,翻阅、查房手术记录,手术这一天从早到晚紧紧跟随专家,目不转睛跟着学习手术技巧,回来后她马上大胆实践,开展了青光眼,双瓣下小梁切除术,得到同事们的纷纷赞许。无论是门诊还是病房,她都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诉说,始终站在患者的立场,反复权衡利弊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多次在术中果断处理危急情况,得到郑效蕙教授的高度评价。
80年代 李金贵教授为患者诊疗
“竭尽全力,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最专业和精心的治疗”。这是曾担任眼科主任的金婉容教授一直以来恪守的工作格言。作为科主任的金婉容教授于1974就开展了泪道仪管插入术。数十年如一日,对病人满腔热情,对于挂不上号患者的加号需求,他都会尽力满足,一个门诊看六七十人次,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态,缔结了良好的医患和谐关系。她治学严谨,无论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都是精益求精,她深知眼部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她带领科室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屈光性手术及角膜移植手术,尤其在眼底病、眼科视光学及眼外伤的研究独树一帜,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1997她和郑效蕙协编全国高等学院《眼科学》教材。这部教材倾注着她们的心血和汗水,成为眼科专业的的经典教材,也使二院眼科的声望与日俱增。1998年她与张文芳教授了开展眼底激光治疗,同时她积极开拓进取,与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天津世界人工晶体培训中心合作成立了兰州世界人工晶体培训中心及中国西部眼库。在金婉容教授担任甘肃省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期间,引领全省眼科专业的发展迈入快车道.他们多次组织医疗队赴基层、边远地区义诊,虽然当年交通不便、路途遥远,但他们的足迹踏遍全省各个地县,培养基层医生,使数以千计的贫困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深受欢迎和爱戴。 从医四十余载,为无数患者重新找回光明与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她的高尚医德,成为患者眼中最值得信赖的优秀医师,为眼科学科发展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
前左2 金婉蓉教授
右 金婉蓉教授 左 韩仪敏教授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成就山,1986年国家教委批准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开始招收眼科硕士研究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郑效惠、李浒源、曾石美、崔惠贤、金婉容、邵鲁宁、韩仪敏、鲁建华、张文芳等导师的精心培养下,92名硕士研究生陆续毕业,这些学生已成为甘肃各地乃至全国各医院眼科学的中流砥柱。90年代中期以来,在这些眼科医学前辈的感召和努力之下,医院眼科事业迅速发展,医、教、研水平全面提高,1999年初(兰医二院)眼科被甘肃省卫生厅列为省级重点学科。
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航
学科进步在于努力钻研,也在于合作共享;在于不断学习,也在于携手奋进。2000年担任科主任的张文芳副院长几十年如一日在医学道路上地保持着这份赤诚的爱, 担负着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重任.在她的带领下,眼科团队伫立时代潮头,以建设西北一流眼科医院为目标,发挥先进技术设备和优质服务优势,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省时、省心、有爱的诊疗服务。2009年被省教科文卫工会授予“劳动先锋号”称号。2010年11月13日经甘肃省卫生厅批准,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在兰大二院眼科挂牌成立,这是兰大二院眼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年。以此为契机,眼科规模迅速扩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10月眼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再次在这里挂牌,依托眼科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了兰大二院眼科多个培训中心。中心与国内外眼科界广泛交流合作,携手眼科界大咖,2012年5月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飞抵兰州,开始它在中国的第37次光明之旅。两周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国的50多名专家志愿者,与兰大二院携手,为我省80多位眼疾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并培训带教百余名眼科医生,地助推学科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眼科团队在党建引领下坚持公益,奉献爱心做光明使者,他们积极参加各项防盲治盲公益事业,已完成免费白内障手术7000多例,义诊患者3万多人次。努力攻克疑难眼病,造福省内外各种眼病患者。目前拥有床位118张,3个护理病区,9个眼科亚专业学科的眼科临床中心,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眼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眼病诊疗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开设3层独立眼科中心门诊及独立眼科中心手术室,在陈盛举、陶明、王玉萍、律鹏、吴鹏程等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面与国内同步,处于西北领先地位,医教研协同发展。毫厘之间,指尖艺术传承导师的教诲,诸多成果的不断涌现和推出,是眼科团队经年耕耘、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眼科医学中心将紧扣时代脉搏,在‘大健康’理念引领下,牢记健康使命,发挥好龙头学科的带头引领作用。
“光明使者”——兰大二院专家团队圆满完成2018年援马任务 右 张文芳教授
追光逐梦不忘初心,从昨天的青春飞扬到今天的满头银发,这些老一辈眼科专家以大医情怀把真情和关爱留给患者,用严谨的科学精神钻研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传承后辈,他们始终认为医疗必须有温度,技术一定有高度,因为热爱所以专注,眼疾患者面临着致盲的风险,那种焦急与无助,使他们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谱写着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光明之歌。
白驹过隙,一晃七十余年,时代见证了它的成长。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眼科专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完美蝶变。回望过去,无论艰难困苦,无论坎坷曲折,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专业团队始终与医院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兼程,锐意进取,伴随着兰大二院前进的步伐一路走来。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致敬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今天,在萃英门这一历史积淀之地, 眼科医学中心团队凭借仁医良术定能更加绽放光芒,蓄力腾飞,创造更光明的未来!
相关阅读
- 上一篇:VitalBeam直线加速器在兰大二院放疗科投入使用[ 01-24 ]
- 下一篇:兰大二院泌尿外科召开2022年科室发展论坛[ 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