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大型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七集:沼气专业户
1974年1月,黄土高原已进入隆冬,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梁家河的乡亲们开始忙着准备年货。
习近平刚刚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琢磨着能为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么,琢磨着推动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
灵感在苦苦思索中不期而至。一天,习近平正在翻看着报纸,当月8日《人民日报》刊载的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大办沼气的两篇报道深深地吸引了他——如果我们这儿也能用沼气煮饭、照明该多好啊!
梁家河地处偏远,烧煤要到百里外的煤矿去拉。一直以来,群众为了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农业发展。如果办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解放生产力,还能对厕所粪便进行处理,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更能解决农业肥料问题,提高粮食产量。沼气,就是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问题的一把钥匙!
沼气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尽管对沼气的美好憧憬鼓舞着习近平,可他还是非常冷静:四川与陕北气候差异很大,这把源自四川的钥匙能打开陕北的“锁”吗?
习近平一直是一个行动派!此前,在赵家河进行社教时,看到一座厕所年久失修,他便自己动手,把它改造成赵家河第一座男女分开的厕所,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厕所革命”。这次能否在梁家河办沼气,他决心亲自去四川寻找答案。
他步行40多里路赶到了县城,把发展沼气的建议以及自己去四川学习的想法向县委做了汇报,获得了批准。春节过后,习近平便借了路费,拉着北京支延干部柏根柱等三人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取经”行程。
时任四川省推广沼气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杨超,是位老革命,新中国成立前在延安工作过八年。怀着特殊的革命情谊,他对习近平一行给予了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了四川办沼气的情况,并安排他们到成都郊县等地和沼气科研单位考察学习。沼气的便利和清洁、当地同志们的热情和办沼气的干劲,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的过程变成了坚定信心的过程。从四川回来,习近平决定在梁家河办沼气。他自编了一些小节目,利用大队的三用唱机,向群众宣传沼气好处,并把村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着手试验。
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远比想象的多。
首要的问题是试验池在哪里建。村民的院落都是打窑洞时用土填起来的,土壤松软,不适宜挖沼气池。村里村外的路是人行走踩出来的,蜿蜒狭窄,运送水泥砂石的架子车没法走,材料怎么运?村民们居住分散,沼气池建好后,沼气怎么输送?最棘手的是,沼气池的池盖对石板的厚度和整体性要求很高,这种石材梁家河没有……
难题一个一个解决,实干就是解决办法。
经过反复测量,习近平最后把试验池选在了知青居住点旁边,这里的土壤密度相对要大一些。没有石头,习近平带人在烂泥滩里铲去一米多厚的土层,挖出了石头;没有沙子,习近平带着几个青年,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挖,一袋一袋往回背,每天两趟,背上磨破了皮,没人喊一声累;没有石灰,他向有经验的师傅讨教,四处寻找石灰石,办起了一个小石灰场自己烧制……
揣着一定要把沼气办成的信念,习近平忙碌着,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
不同的声音还是出来了——
有的意见显得很专业。在梁家河,有人当着正在忙碌挖池的习近平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
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
有的人断言:“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
习近平的倔劲上来了,他只想着快一点儿把沼气池建成。他相信,事实是最好的辩手,建好的池子“会说话”。
在习近平的信念坚守和艰苦努力下,1974年7月中旬,一个容量约8立方米的沼气池建成了。可习近平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输气管接好后,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出气。
瞧瞧沼气池里,水位在上涨,不断有水泡往上冒,下面一定有气呀!看看池壁,没有发现漏水漏气;拆开输气管,管子也没问题……习近平满头大汗,反复检查着。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不是导气管堵了?问题最终锁定在了导气管上。习近平找来一根铁扦子捅了捅,没反应,又用力捅了下,一股粪水立即喷射出来,溅了他一脸。哧哧的出气声紧接着响了起来。
习近平用手抹了一把脸,顾不上洗,重新接好管子,打开沼气灶,轻轻擦燃火柴,“呼”的一声,期待的一幕出现了:灶台上蹿起约一尺高的火焰,轻盈地舞动着。
成功了!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传到了公社,传到了县里,人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争睹这神奇之火、洁净之火……
这是延川县第一口试验成功的沼气池,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不攻自破了。
群众亲眼看到用沼气点灯、做饭的效果好得很,建沼气的热情一下上来了,纷纷说:“今后再也不用熬煎烧的了!”(“熬煎”:陕北方言,意为发愁。)(节选)
相关阅读
- 上一篇:《梁家河》第六集:我就是一个农民[ 11-01 ]
- 下一篇:大型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八集:要为人民做实事[ 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