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青年之声>思想引领 > 正文

思想引领

二院团青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交流(之十)

作者:徐泽坤 来源:院团委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苦难是渲染青春最好的色彩

    上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

  一趟从北京奔赴延安的列车上,所有孩子都在哭,只有一个15岁孩子例外。多年后,习近平回忆道:“当时车底下我的亲属都说,你怎么还在笑啊?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家人听罢破涕为笑。

  苦难,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半是痛苦,一半是机遇。

  那一年起,他历经孤独、无援、害怕、委屈、受挫、痛苦、挣扎……

  要想融入农村,首先要成为农民。在那个年代,这意味着要适应猫狗猪等牲畜身上的跳蚤,吃惯难以下咽的野菜团子、黑米糊糊、玉米糁子,学着捻毛线、织袜子、缝衣服和被子,要干的农活从窑洞牲口圈里铡草到担麦子一样不落……

  同行的知青很快就得出“共识”: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

  这还不算。适应这样的苦,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他却要从负数开始。父亲习仲勋受迫害、挨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母亲当时也受着审查,而他的成分是“黑帮子弟”。这样一来,知青的两大出路——征兵、招工对他来说都已断绝。他承受着比其他知青大得多的心理压力,也面临着更难以想象的困难。

黑暗的日子总是难熬,可却从没有压倒这个瘦小的男孩儿。据与他一起插队的知青戴明回忆,他虽然年龄最小,抗压能力却比较强。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天黑了就点上煤油灯看。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他几乎从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更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埋头干活,埋头读书,用锄头和汗水贴近黄土地、贴近乡亲父老。苦难不仅让他了解了农村的不易,更让他把农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窑洞里,习近平有一次跟村里的王宪平拉话:“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

[1975年,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后排右三)和北京及本地知青20余人,出席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大会。习近平被评为先进个人并受到表彰。]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这种勤奋好学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被时代命运裹挟,却从未被束缚。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面对“黑帮子弟”身份带来的精神压抑,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磨难,以及生理上的种种劳累病痛,他曾经有过迷茫、有过彷徨,却从没有放弃最初的理想。七年知青岁月,从一个孩子到支部书记,他带领梁家河村民征服了苦难。而经历的苦难,又为他精彩的青春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若干年后,他早已走出梁家河,仍时常怀念起那段岁月。他在文章中回忆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药师的我,我更应该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药学服务。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犹如沧海一粟般渺小。回望来路,星辰浩淼,唯有执着坚守信念、勇于直面“苦难”的年轻人,才拥有点亮寰宇苍穹的光芒。青年人不能忘记苦难背后的精神力量,更不能忘却用先烈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信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正值青春,今日阳光正好。让我们循伟人足迹,与时代同行,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为了民族和祖国的荣光,绽放我们属于时代的青春的光芒。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