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记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国栋教授

编辑:gaoh 图: 来源:宣传科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点击数: 字号:【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国栋教授 下午5时许,喧闹一天的兰大二院门诊大厅里渐渐安静下来,在宽敞整洁的泌尿外科诊室里,刘国栋教授躬身送走最后一位患者,缓缓坐下,随手拿起桌边一本最新一期的原版《American Journal of Urology》认真地翻阅起来,春日的暖阳从他身后的窗口斜射进来,使这位年逾80的老人显得宁静而安详。 专业报国 矢志不渝 1930年刘国栋出生在甘肃秦安,14岁父母早亡,跟随兄长求学陇南。1949年初中毕业,为躲避马步芳军队抓丁,刘国栋辗转返乡。在刚刚解放的秦安县城,平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共产党的队伍干部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新生的共和国带给青年刘国栋激情和鼓舞,他树立了自己专业报国的志向,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天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修完全部高中课程。1950年刘国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0余年的从医生涯。 50年代的甘肃医疗界名家云集,人才辈出,良好的发展机遇和顽强进取的时代精神造就了一大批日后的名医大师。1955年刘国栋毕业留校,任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初操医业的刘国栋就已显示了他高超的胆略和过硬的专业素质,1957年,工作不满2年的刘国栋成功施行了甘肃省首例广泛肠粘连分离后肠Noble折叠术。1959年,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立,刘国栋随同史成礼教授从事泌尿外科工作,系统地开始了泌尿外科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泌尿外科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对当时的国人而言尚属陌生,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与先进国家相较有很大差距。刚组建的兰大二院泌尿外科固定床位10张,设备简陋,只有一套解放前购置的美国产膀胱镜和几根金属尿道探条。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住刘国栋追求专业的热情和勇气,年少时养成的坚韧性格和专业报国的理想激励和支撑着他在专业探索的道路上不断迈进。1958年他完成了首例隐形脊柱裂性尿失禁尿道折叠术;60年代初,他从骨科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获得启发,在国内较早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空洞性肾结核,为许多患者治愈了疾病,保留了患肾,在国内得到推广;从1983年起,率先在国内运用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浅肌层膀胱肿瘤,使一些本该切除膀胱而保留膀胱者至今无瘤复发健在。他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生产膀胱灌注用卡介苗,使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为国内首家并在一段时期内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膀胱灌注用卡介苗的单位。除此而外,刘国栋还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进行了规范,并对许多术式进行了改进。他的尿道断裂治疗“三步曲”至今还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他还创新和开展了改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肠道代替双侧输尿管术、切除耻骨后的后尿道修补术并完成了首例直肠尿粪合流术。 在卓有成效地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刘国栋也在科研领域开始了积极探索。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西北虽不是结石病高发区,但偶然的机缘使他对结石研究产生兴趣。他十分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联合,依托兰州大学化学系,他合成了仿Renacidin,体外可完全溶解磷酸盐结石;他从中药五苓散和胖大海中提取的大分子物质GAGs在防治草酸钙尿路结石中有很好的效果,得到广州梅骅教授的临床推广。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泌尿系肿瘤的基础性研究,较早即开始从分子水平探讨肿瘤的机制,先后主持和指导24项科研项目,均获省科技成果奖。 刘国栋十分注重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自1980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5篇,主编了《泌尿外科基础》、《老年泌尿外科学》、《泌尿外科进修医师必读》;受邀参编了《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他在专业上的突出成就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并受到包括吴阶平在内的泌尿外科同道的认可和广泛赞誉。他先后担任多届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甘肃省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甘肃省计划生育学会副主任委员。同时还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兰州医学院学报》等多种专业杂志副主编、编委。作为美国和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至今他还能够定期收到原版的《American Journal of Urology》。 一位雄姿勃发的少年、一位俊朗坚毅的青年、一位厚重博学的长者、一位雄心不减的老者,刘国栋怀揣着年少时代专业报国的梦想,在泌尿外科专业道路上一路走来,步履坚定,身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培根育土 匠造大梁 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依靠于一支团结优秀的团队。兰大二院泌尿外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是得益于多年来的团队建设,刘国栋无疑是这支团队的核心和精神领袖。自1986年主持泌尿外科工作以来,刘国栋就十分注重青年医师的选拔和培养。80年代初,时在基层工作的秦大山来科进修,刘国栋慧眼识才,积极协调争取,破格将他调入科室并悉心培养,终于成就了一位陇上著名泌尿专家;他爱惜人才,在80年代,他就为陈一戎、何家扬两位泌尿外科青年才俊的破格晋升而积极奔走,在当时的医疗界传为佳话,如今两位已是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90年代初,处于内陆省份的兰大二院医师出国深造是件困难而稀罕的事,刘国栋教授通过当时的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顾方六教授几经波折终于把科室的一名主治医师送到英国深造,他就是如今国内外知名的泌尿外科专家王志平教授。他重视青年医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中言传身教,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着力提升他们的科研素养和外语水平。早在1982年,刘国栋就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科室订阅了原版的《American Journal of Urology》,同时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病例讨论时尽量使用英语,为医护人员营造了一个学习应用英语的环境。历经几任科主任,这一良好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在带教研究生期间他坚持要求研究生每个月到他家接受专业英文辅导,如今他培养的几十名研究生已是遍布全国各地的泌尿外科中坚。1992年刘国栋兼任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他凝练科研方向,把泌尿系结石和肿瘤作为科研重点,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在刘国栋的精心培育和扶持下,兰大二院泌尿外科已从一枝柔弱的小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如今的兰大二院泌尿外科有着实力雄厚、团结而充满活力的团队,有着宽敞明亮的病房和设施先进齐备的研究所,业已成为甘肃省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傲然风骨 博学鸿儒 熟悉刘国栋的人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先生襟怀宽广,淡泊名利,不畏权势,颇有古名士之风。文革期间,出生贫农、政治清白的刘国栋因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而遭受迫害,右派帽子一戴20年。虽无端遭陷,但先生仍不改本色,蒙冤期间在极其艰辛的环境中坚持背诵学习英文版《毛选》。先生豁达宽容,平反之后,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对于曾经遭受的苦难一笑而过,反倒是常常感念那些在困境中帮助过自己的老领导、旧相识;“文革”后卫生系统恢复职称评定,由于他出色的英文被指定为甘肃省卫生系统职称晋升考试专业英文的命题人。先生注重实效,反对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学术上,推行民主、平等的学术理念,不搞“家长制”和“一言堂”,活跃了科室的学术空气,激发了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先生治学严谨,对学术不端行为深恶痛绝,为科室树立起务实求真的学术风气,充分体现了一位有良知、有操守的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魅力。 在学术界,刘国栋的勤学和博学是出了名的。从医以来,他始终坚持在工作之余,利用各种点滴时间,广泛而系统地学习各类相关的医学知识。多年的丰厚积累使他不但熟谙本专业知识,而且对整个医学的现状与发展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能巧妙地将最新现代医学理论与日常临床工作相结合并指导临床实践,他不定期做的全院学术报告《21世纪分子医学》、《肿瘤分子生物学》、《抗衰老》等让年轻医生叹服,因而赢得了“医学活字典”的美誉。90年代,吴阶平曾在一次同仁聚会上说到先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像刘国栋教授这样仍然坚持读书的人已为数不多”,这是对先生数十载不辍学习的由衷赞誉。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数十载岁月长卷在青灯书案间被轻轻翻过。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刘国栋仍坚持每日阅读《scince》、《nature》、《American Journal of Urology》等原版著作,2010年他撰写了“微创治疗孤立肾肾肿瘤”、“过动膀胱的病理生理和治疗”两篇文章并向《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投稿;现又在整理撰写“饮食防治前列腺癌”一文,工整的文稿承托的是一位在杏林医苑中勤耕一生的医者不老的雄心。 (文:杨立 岳中瑾)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