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正文

院内新闻

兰大二院开展“国际罕见病日”神经系统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思瑶 图: 来源: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4日 点击数: 字号:【

近日,兰大二院在“国际罕见病日”举办神经罕见病多学科义诊活动,践行“看见人群中的千分之一、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的活动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罕见病群体的关爱。

活动现场,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小儿神经科、核磁共振科、遗传病实验室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了专业的诊疗建议和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对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同时,专家们围绕疾病的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进展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科学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义诊活动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与专家们的面对面交流,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和心理支持,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兰大二院将继续关注罕见病患者的需求,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罕见病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相关链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定义为罕见病,发病率低,且绝大部分属于先天性、慢性病,常危及生命。全球目前已知的罕见病有8000多种,约80%与遗传有关,其中70%直接或间接累及神经系统。绝大多数罕见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我国目前约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超20万,对国家、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让民众知晓和关注罕见病,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DIS)于2008年2月倡导发起“国际罕见病日”,旨在促进社会对罕见病的认识及罕见病群体的关注。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为“中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中国罕见病联盟”成员单位,各学科一直致力于提升罕见病识别、筛查和诊疗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罕见病患者服务。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