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们二院人】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专访兰大二院血液科张连生教授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朱帆 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朱帆 冯悦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少年有梦凌青云,心坚志定路自明;

数载求学甘与苦,学有所悟笃前行。

纵有狂风撼地起,亦能破浪逐风行;

医学迷雾终拨散,岁月尘土尽拂清。

目注生命情切切,心怀使命意盈盈;

医者仁心如初日,杏林春暖香满径。

——卷首语

作为医者,他秉持着无尽热忱,数载春秋如一日,深深扎根于临床一线,视患者为亲人;作为师者,他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诲人不倦,将鼓励式教育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教学之中;作为科研工作者,他以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血液疾病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未知,为血液疾病的治疗开辟新道路;作为管理工作者,他深化改革,优化流程,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他是医者、师者、学者、管理者的完美融合,他用自己的行动深刻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教育情怀、科研精神与管理智慧。

他就是兰大二院张连生教授、主任医师,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后来者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梦想。

知恩于心,感念于行

1968年冬天,年仅4岁的张连生,随着父母从出生地兰州回到了安徽老家。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生活艰辛的年代,而张连生的命运更是在母亲离世后,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父亲为生计不得不外出奔波,年幼的张连生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那时太小了,手上没劲,擀的面条煮出来就成面糊了,洗的衣服因不会用搓衣板,只能通过泡水来洗干净”,虽然谈及往昔尽管岁月艰辛,但在他的眼中却仍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岁月给予了他太多的艰辛与考验,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在这个民风淳朴的村庄——张连寨,村民们用他们最质朴的方式,给予了张连生一家无尽的关怀与帮助。远亲们会带着肉店里的卤汤,穿越乡间小路,只为让张连生父子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面条。邻居们则会在张连生上学时,为他准备干粮,还会在夜幕低垂时,悄悄送来一碗香气四溢的猪下水。每当张连生父子遭遇不公,受到欺凌时,乡亲们总是坚定地站出来保护他们。这份深情厚谊,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张连生父子的心田。为了铭记张连寨给予他们一家的新生与希望,张连生的父亲毅然决定将他改名为“张连生”。这个名字,不仅寓意着张连生父子与这片土地、与这里纯朴善良的乡亲们之间的深厚纽带,更蕴含着他们对乡亲们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份情谊,如同村头的老树,根深叶茂,历久弥新。

1985年,张连生(左一)和父亲在天安门前合影

张连生的父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常常教导张连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能忘记学习”。为了能让张连生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将他送到了2公里外的公社去上学。在上学前,父亲特地为张连生准备了一个磁性软笔盒和一把不锈钢分规,还在家中安置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黑板。这些在当时看来颇为奢侈的学习用品,成为了张连生心中最宝贵的财富。每当看到这些物品时,他都会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

张连生的父亲为了他,选择不再婚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他的教育和培养中。这份深沉的父爱,对张连生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学会了勤奋、坚韧与拼搏。这些品质,在他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毕业后,张连生选择留在了父亲身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着父亲的养育之恩。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1978年秋天,张连生跟随父亲落实政策返回兰州,就读于兰州五中。由于农村教育背景的限制,他对英语一无所知,化学基础也极为薄弱,因此在入学摸底考试后,他被分配至“慢班”——初二三班。面对与同龄人的显著差距,张连生展现出非凡的勤奋与决心,仅用一年多时间,在升高一时便创造了年级记录,成为唯一从“慢班”跃升至“快班”的学生。回忆起那段时光,张连生满怀感激地说:“当时,胡校长在得知我父亲住职工宿舍且在黄河北,距离学校较远的困难后,立即与老师们商议,破例让我暂住在学校团委办公室,为我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课外之余,胡校长还会帮我补习化学知识,同样落实政策回兰的董老师也时常辅导我的英语,他们的无私帮助极大地激励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勤奋学习的信念,绝不能辜负老师们的苦心与期望。”

进入高中后,张连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而坚定的目标——考上大学。于是,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发奋图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刻苦读书之中。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张连生便已经坐在书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他深知时间宝贵,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浪费。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课后,他更是争分夺秒地复习巩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凭借着这份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张连生在高中阶段一直保持着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他的刻苦不仅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与鼓励,还为他赢得了兰州市三好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最后,经过张连生的不懈努力,他成为了年级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母亲的突然离世,对年幼的张连生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份失去至亲的痛苦,像一把锋利的刻刀,深深地在他心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也悄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张连生逐渐意识到,如果当时的医疗条件能够更加完善,如果母亲能够及早得到准确的检查与有效的治疗,或许那场悲剧就能避免。这个想法如同一粒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催生出学医的强烈愿望。他立志学医,这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更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像母亲一样因医疗条件受限或知识匮乏而饱受病痛折磨的人。

张连生(二排右四)与大学同学合影

1981年,张连生凭借着不懈努力与坚定的信念,成功踏入了兰州医学院的大门,开启了他的医学之旅。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每一次翻阅医学书籍,每一次聆听老师的讲解,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充实与满足。他深知医学之路既漫长又充满挑战,但这份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让他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与退缩。在大学期间,张连生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医学学习,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不断充实自己的医学技能。他的勤奋与努力,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让他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2名,成为了同学们公认的学霸与榜样。

张连生(二排右四)和老师、同学们在实习医院合影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普及程度更是有限,医疗条件滞后且亟需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1986年,张连生迎来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大学毕业后,他在深思熟虑之后,除了因牵挂父亲,希望能陪伴在侧,尽一份孝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深情,渴望能为西北这片贫瘠的医学土壤增添一抹绿意,故此,他选择留在离家较近的兰大二院工作,成为了血液科的一名医师,开启了属于他的医学之路。

在兰大二院血液科,张连生凭借对医学的执着追求与精湛医术,逐渐成为了科室的中坚力量。他深知,每一次的成功治疗,都是对家乡医学事业的一份贡献,也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1991年,张连生已在血液疾病研究领域默默奉献了五年,科室主任梅家琦如母亲般给予了他关怀与帮助,并鼓励他要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张连生也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凭现有的知识体系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临床挑战和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于是,他决定继续深造,踏上了前往华西医院攻读硕士学位的求学之路。在华西这片医学沃土上,张连生犹如一块渴求知识的海绵,努力地吸收着前沿医学的精髓。他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培训,掌握了最先进的医学理论与技术,并通过临床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不断精进自己的临床技能。同时,他还积极与国内外顶尖医疗专家交流,参与学术会议与研讨会,不断拓宽视野,紧跟国际医学的最新动态。

张连生(左一)和导师的合影

1994年,当张连生硕士毕业后,面对众多选择,他坚定选择回到兰大二院工作。他深知,这片养育他的土地,这片亟待医学发展的西北大地,更加需要他。他带着华西医院的先进理念与宝贵经验,决心为家乡的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若向阳,第次花开

1998年,对于张连生而言,是职业生涯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他成功完成了自己从业史上的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当时,尽管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被引入临床实践,但由于技术瓶颈、术后护理的复杂性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并不理想。通常情况下,接受干细胞移植的病人能够存活4-5年,就已经被视为相对成功的结果,而有些病人甚至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因移植失败或疾病复发而不幸离世。然而,张连生所完成的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却打破了这一常规。经过他细致入微的操作每一个环节以及团队的精心护理,那位接受移植的病人不仅顺利度过了排斥反应和感染等难关,而且时至今日依然健康地生活着。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奇迹。

这例患者的成功,离不开张连生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严谨。同时,他的团队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时任院长康笃伦等教授踏入移植舱,亲眼目睹张连生及其团队在如此严苛环境下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与敬佩。“这个地方一直呆着会让人发疯”,院领导的这句话,既是对移植舱严酷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张连生团队兢兢业业工作态度的认可。在这个无菌的世界里,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任何微小的污染粒子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所有进入移植舱的物品,无论是饭菜还是水果,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高温或微波消毒。消毒后的水果或许已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变得难以入口,然而,对于张连生而言,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水果却别有一番滋味。他品尝着这些消毒过的水果,心中涌动的是甘甜与满足,因为这里是他和团队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地方,更是无数患者重燃生命希望的地方。1998年他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2000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职称。

之后,张连生持续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但他发现,尽管这项技术有所进展,但全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复发率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且移植后并发症频发,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现状,他深感忧虑,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更为可靠的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新方法。当时,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国际上正逐渐崭露头角,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和研究却相对滞后。鉴于此,2005年,张连生决定远赴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专攻肿瘤免疫治疗。

学成回国后,张连生作为国内首批涉足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者,迅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带领团队深入探索血液疾病的免疫治疗领域。他们专注于血液病的免疫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如今,这一领域已成为张连生团队的强项,他们的研究课题、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均紧密围绕血液疾病的免疫治疗展开。正是这种对研究方向的专注与深耕,让张连生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取得显著成果,为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力破并举,激浊扬清

2015年,张连生接任兰大二院定西医院院长一职,面对的是一个亟待改革与提升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低下、医疗服务质量不一、资源分配失衡、科研教学滞后及不良风气盛行,这些问题如同巨石般压在了定西医院的发展之路上。然而,张连生以非凡的领导力和坚定的改革意志,勇敢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改革之路。

一日,张连生结束工作回到宿舍,前台经理告知他有一名护士来访并留下包裹。出于礼貌他将包裹带回宿舍查看,寻找联系方式以便亲自送回,他惊讶地发现包裹中夹着一封情谊深厚的感谢信。信中,护士感激地叙述了张连生对她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表示虽然自己只是临时护士,但他的领导和关怀让她和其他临时工们备受鼓舞,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为表谢意,她还带来了农村父母种的瓜子,虽微不足道,却满载着真诚与心意。读完信,张连生深受感动,这份来自基层员工的温暖与认可,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在张连生的领导下,定西医院迎来了全面的变革。他优化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内部沟通,使医院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同时,他注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针对资源分配问题,他推动与兰大二院的资源共享,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他强化医德医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和监督机制,有效遏制了不良风气。

张连生满怀感慨,“定西医院,和我的家乡一样,医疗条件落后,而我身为医者,那里需要我”。他深知责任重大,毅然决然地以医者之心,携专业知识与技术,为定西医院带去希望。如今,那段经历仍然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那段在定西医院的经历,无疑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医生的使命与责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医疗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他都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满足。

薪火相传,心灯不灭

张连生的教育人生,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坚持、奉献与爱的旅程。从个人求学时的挫折与奋斗,到成为兰州大学备受尊敬的教师,再到担任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他的每一步都深深烙印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

在高考摸底考中,他曾历经失败与挫折,面对老师的失望与似乎被边缘化的境遇,他凭借内心那份坚定不移的求学之志,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最终成功圆梦大学。这段经历深刻地让他领悟到,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精神的挫败与信念的动摇都可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巨大阻碍。因此,在踏上教育岗位后,张连生始终将鼓励式教育视为教育的灵魂,他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每当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无论是学业的小突破还是性格上的微变化,他都会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被认可。同时,他会鼓励学生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失败,从挫折中汲取经验,勇于尝试,不断进步。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格。在张连生的课堂上,没有冷漠与忽视,只有尊重与看见。他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化繁为简,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习成为一场充满乐趣与发现的旅程。

在担任兰大二院党委副书记主管教学工作期间,张连生立足整章建制,深化医教协同,致力医教改革。他通过卓越医学生培养计划和一体两翼、临床实践五步走等创新举措,致力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他深知,教育一个学生,就是为社会培养一个未来能够拯救更多人的医生。因此,他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致力于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张连生的教育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13年,他被授予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2018年,他被评选为兰州大学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2022年,他荣获“甘肃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23年,他荣获兰州大学首届“萃英好老师”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教育事业的肯定,更是对他所倡导的鼓励式教育、全面育人理念的认可。

回望过去,张连生始终扎根教育事业,初心不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为无数学子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张连生在医学领域默默奉献三十余载,始终坚持好的医学应是“人”学与科学的精妙融合。在他看来,医学不仅是一门追求严谨的科学,更是一门有温度的“人”学,相较于其他科学领域,医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不仅仅需要医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技术,更需要他们怀揣一颗对生命的无比敬畏与深切关怀之心。

在当今医学界,肿瘤治疗无疑是一个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张连生除了持续深耕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诊疗与研究外,还将目光投向了两个同样重要但常被忽视的领域——在中国并不罕见的罕见病和非常常见的贫血问题。

他关注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由于罕见病症状复杂多变,往往导致诊断延误,患者常常辗转多家医院却难以获得明确诊断,这种诊断的延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令他担忧的是,社会对于罕见病的认知不足,使得这些患者常常感到孤立无援,他们的声音难以被听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张连生深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这个特殊且常被忽视的群体,他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探索罕见病的诊疗方法,更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罕见病的关注与理解,推动医保政策的完善,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2022年,张连生在甘肃电视台《丝路大讲堂》节目上呼吁“罕见病,一个也不能少”,他坚信,只有当全社会共同努力,罕见病患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与希望,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切实提升。

贫血作为一种常见且影响广泛的基础病,对社会的各类人群,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妇女,构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它不仅会引发认知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不可逆改变,还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康复时间,进而增加医疗资源的负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张连生教授展现出了他作为血液疾病专家的责任与担当,他长期致力于贫血有关疾病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主持制定了多部血液病相关的《中国指南》,如《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指南(2022版)》等10余部中国指南或专家共识,为全国血液科医生提供了诊治规范和标准。未来,他计划并实施面向全国的贫血知识宣讲活动和MDT建设,旨在提高公众及非血液科医生对贫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张连生的行医之路,从幼时目睹母亲因病离世,立下学医救人之志,到如今成为医术高超、心怀大爱的仁医和教书育人、桃李天下的名师,他始终铭记着那份源自心底的纯真愿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每一次挑战与困难面前,张连生都坚定地回望来时的路,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让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医学的热爱,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无论走得多远,我都不会忘记为何出发”,那份救死扶伤的初心,是他永远的梦想与归宿。

【个人简介】

张连生,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分中心暨甘肃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兰大二院血液科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甘肃省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客座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红细胞疾病专业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止血与血栓分会主委,中国医院协会血液科分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副主委,甘肃省血液学分会主委、甘肃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等,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任《中华血液学杂志》等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甘肃省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7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50余篇。副主编国家规划留学生教材《内科学》英文版,参编《邓家栋临床血液学(第二版)》《血液学名词(2022)》《血液内科学》等国家规划教材。应邀赴国内外学术交流报告300余场次。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