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开展第十个“中国房颤日”系列活动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发病率高、症状隐匿、易引发高致死率的并发症等原因,被称为“隐形杀手”。房颤不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相关并发症,还会使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这一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如何防,又如何治?在6月6日第十个“中国房颤日”到来之际,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房颤日系列活动。
6月6日上午8点30分,心血管内科房颤领域专家教授们为广大市民及患者开展义诊及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各位专家为患者解答疑惑、指导调整药物方案,免费提供心电图检查和测量血压服务,赠送房颤患教手册等健康科普资料。活动共计接诊150余人次,共计发放房颤宣传册200余份。活动旨在助力于提升公众对于房颤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和高风险人群对这一疾病的认知,规范抗凝降低卒中风险。
中午12点,在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示教室,开展“中国房颤日主题公益讲座”。讲座特邀天津市胸科医院许静教授讲解《房颤目前的诊疗现状及进展》,中南大学湘雅三院张志辉教授讲授《早期节律控制在房颤治疗中的获益》。讲座期间,阜外医院朱俊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还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总结,就发现房颤应该怎么治疗进行重点介绍:首先是节律控制,可以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心跳,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有效率低。其次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更有效的方法是房颤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还有处在临床研究阶段的脉冲消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部分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的作用。最后房颤导管消融属于微创介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房颤诊治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卒中预防,可以采取服用抗凝药物,需要坚持服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相关指标,避免出血事件、控制好血压,避免剧烈活动等。对于出血风险高、或者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也可以评估后左心耳封堵治疗。
本活动旨在持续加强对房颤的认知水平,推动心脑健康整体管理理念,共同守护全民心脑健康。
相关阅读
- 上一篇: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兰大二院农工党人社区服务行系列活动…[ 06-10 ]
- 下一篇:兰大二院第六期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班开班[ 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