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目镜压伤笑脸却点染初春的花蕾,防护服汗湿脊背但撑起病患的希望——记兰大二院逆行的“白衣战士”们
自我院发热病房筹建以来,大家的辛苦有目共睹。这群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是谁的儿女,又是谁的父母?在危难来临之际,他们没有比普通人多一份的幸运,却毅然用血肉之躯铸就着坚固的防线,义无反顾,只为守护一方平安。谨以此献给所有为此次“战疫”做出贡献的医护人员。
王虹主任在工作上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会督促大家交班,讨论病例,带领我们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诊疗方案和一些护理要点。同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有的时候我看见她和孩子视频完偷偷的抹眼泪。对于我们,她同样把我们看作孩子般对待。我和搭档作为第一披进入发热病房的护士从病房里出来时,脸上早已被护目镜压破了,主任看见我们,哽咽着对我们说:“孩子们,辛苦了,赶快过来吃饭吧!”然后又偷偷擦干眼泪,转身笑着对我们说:“今天工作怎么样呀?能适应不?.......”。永远都忘不了她那一刻的神情。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王虹主任总是把自己最坚强的一面留给我们,时不时的给我们开开玩笑,让我们可以放松放松,但有时看见她疲惫的身影,真的特别想抱抱她。主任,您辛苦了!
曹菊玲护士长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点点滴滴皆被大家看在眼里,更暖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每次上岗之前穿防护服的环节,她无一缺席。站在一旁给我们递手套、帽子,细心地替我们检查,像极了每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在自己孩子临行之前,忍不住再护送一程。只恨目光太短,隔离病房的门将她的殷殷关切拦在内外,但她那句鼓励却烂熟于我们每个人心中: 加油!孩子们,我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张红丽护士长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确保我们每个人吃饱吃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各种所需物资。紧张的工作之余,最熟悉最亲切也最期待的莫过于她那句:“娃们,过来吃饭啦!”每天准时准点订餐,合理均衡营养,确保每个人体力脑力支出得到合理补偿。在吃饭问题上简直对我们每个人“极尽宠爱”,像极了一位担心孩子“挑食”而操碎心的母亲。
魏政勇护士长作为团队里唯一的男同志,给我的第一印象稍显“严肃”,共事之后才发现“铁面”下面其实藏着一副“古道热肠”。每次排班之后都不忘问问我们是否存在为难之处,但凡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帮忙解决,凡事大家一起商讨,合理汲取大家的意见。上岗前给我们培训各种工作制度和穿脱防护服的方法。他凭借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强大气场,给团队每个人服下“定心丸”。
在此特别感谢我们的主任和三位护士长!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认真细致的指导,成就了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医护团队。感恩你们无私奉献!感恩有你们并肩作战!
我们的医护团队暂时分为三个梯队,自科室成立至今,每位队员团结互助,并肩奋战在一线,来自第一梯队的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东西。
来自神经内3科的胡惠芳,资历最为深厚,也最勤勉有责!我睡眼朦胧的时候,她已在奔赴岗位的路上。等我下班回来,宿舍早已被她收拾得井然有序,被子整整齐齐的,还贴心地在床头搁上一杯温开水。印象最深的是刚上岗那会,大家都存在一些挑战与不适,但她每天争分夺秒的忙碌,她的执着向我们每个人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也充盈着对这个岗位的热爱。
来自心理卫生1科的李琴,除了是我此时并肩战斗的队友,还是我的启蒙老师。医护这条路上,她见证着我从蹒跚学步,到今天护理他人的每一步成长,对她的感激与敬佩之情,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此次在她身上又体悟了太多太多……记忆犹新的是有次脱完防护服,她才发现自己的半条裤子都湿透了,对工作的无限专注让她忘记了防护服里的闷热难耐。无论进退,任何一小步对病人而言都是深渊,医者仁心,她的专注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来自神经内3科的时慧,是我们团队个子最高的,外表坚强乐观,内心温柔细腻。虽然嘴上说着穿上防护服之后难以坐立,但看见病人与病毒斗争时的痛楚,又一次次咬紧牙关暗暗坚持。性格爽朗大方的她其实也有自己的软肋,因为除了是一名与病魔斗智斗勇的医护人员,她也是一位母亲,以至于每次提起她儿子,总是泣不成声……已经半个月没见了,她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多些时间陪陪儿子,出席他成长的每个瞬间。
来自皮肤科的范海英是我的搭档,我一直叫她“范范”。虽然家里的两个孩子因为舍不得妈妈而哭哭闹闹,但在接到任务之后,她依然连夜坐飞机从济南赶回了自己的岗位。或许她觉得,比起自己满脸泪痕的孩子,病床上一张张陌生又充满期待的脸庞更需要她。希望这次疫情结束后,她可以回家好好陪陪家里盼她归来的两个孩子,在此我想告诉两个小宝贝: 等你们再稍稍长大,应该会为妈妈现在的选择感到自豪,你们的妈妈真的很伟大!
来自神经内3科的杨彩霞,无论自己每天多累,都一如既往地坚持在下班后为我滴上几滴眼药水。工作当中的她有太多的奇思妙想,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与惊喜。祝愿疫情结束之后,你能早日和异地的老公团聚!
来自皮肤科的张举榕,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生。相处起来平易近人,团队每个人都一致好评!由于晚上值班以及长时间戴护目镜导致眼睛充血,因此她提前被隔离了。她说很遗憾没有陪我们到最后,但是大家都理解的,比起她的得力协助,我们更珍惜她的身体健康,在我们眼里她永远是最勇敢最棒的!
来自心理卫生1科的朱玉燕是个95后女孩。工作起来却认真细致,条理清晰。记得她有次上班的时候闹肚子闹得很厉害,还没等脱下防护服,她已经完全忍不住了。说起这件事,她总是一脸害羞,眼泪也忍不住在眼睛里打转,然后转身就跑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理解她的心情,也没有半点打趣她的意思,这个95的小妹妹,在我们眼里可爱又可敬!
我是柳芙蓉,来自神经内3科,一名平凡又幸运的“抗疫”工作者。有幸记录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点滴,为你们拍摄视频,其实自己无数次被戳中泪点,那些共鸣如此深刻,以至于笑着笑着又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无论是泪水的浇灌还是笑脸的绽放,我由衷地感谢你们让我在挑战中充实自我!也谢谢你们给予我家人般的温暖、战友般的关怀、引路人般的启迪!愿生命不息,友谊永存!借此机会,也祝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在路上”的每个奋斗者风雨无阻,平安归来!
此外,为更好防控疫情,医院抽调神经内科三病区6名医师和8名护士参加医院抗击新冠病毒救治先锋队。其中1名护士支援肺科医院,1名护士支援我院外科ICU,其余人员全部前往发热隔离病房。大家虽在不同的第一线,但都积极响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为了共同的目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是:
栗静:神经内科三病区的90后大夫之一,她虽然心里充满忐忑、紧张,但是更多的决心、斗志,并自愿第一批进入发热病房。小小的身体肩负大大的责任,为疫情防控尽己之力。
何玉苹:她是有临床护理经验的“老人”,医疗操作总是准确无误。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虽然舍不得孩子,但是仍然毫不犹豫的投身发热病房的工作。这个工作中的“女汉子”,结束了发热病房一天的工作,从不喊累的她脸上有掩盖不住的疲倦。她更是大家生活上的“大姐姐”,在进入发热病房前一晚,全家齐上阵,为病房的战友们准备了美味的饺子,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和营养补充。
陈亚荣:是一个爱漂亮的小女孩,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毅然剪短长发,在疫情严重的时刻,虽然内心害怕,仍然毫不犹豫的去肺科医院支援,唱起“阳光总在风雨后”鼓励自己。虽然每天的防护下来,鼻梁和面颊都有水泡或者擦伤,但是你知道吗,这时候的你才是最美的。大家都为了同一个信念,在工作之余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任何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
张玲娜:科室的年轻护士之一,由于外科ICU护理人员短缺,她被调去支援,在大年初五的凌晨接到通知,不到半小时就到达了工作岗位。为她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感到自豪!
王文:她是大家的老师,更是我们的“妈妈”。平时里除了在工作上帮助我们,更是大家生活上的老师、长辈,所以我们大家都叫她“王妈”。她之前参加过非典病人的救治和三年前我院乙脑病房的救治。这次新冠疫情之下,她虽然很想在退休前再和大家一起战斗一次,但是因为家庭状况,遗憾不能进入隔离病房,但是不忘关心每一个在前线的“战士”们,给大家带来心里的温暖。
蒋佩玲:她是哺乳期的母亲,为了投身一线防疫战斗中,更好地在临床为患者们服务,虽然有很多不舍,但还是给新生的宝贝断奶并送回了老家,准备进入发热病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江城长云暗雪山,
遥望孤城汉阳关。
临床百战衣白褂,
誓破新冠平安还。
相关阅读
- 上一篇:你们奋斗一线,我们保障民生——兰大二院膳食科提供更有温度的餐饮保障[ 02-10 ]
- 下一篇:生命之“舱”,我们来了!——兰大二院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方舱…[ 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