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红色精神——兰大二院党政干部及党外骨干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纪实
5月29日-31日,院党委组织党政干部及党外骨干人士30余人,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切身学习领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党委书记杨建文参加本次培训班。
认真聆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班在原青海省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王心岳主任所作的专题讲座中拉开序幕,他以多年的学识积累向大家讲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又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观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当天下午,培训班学员集体参观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大厅,只见一枚军绿色的东风二号甲导弹(DF-2A)弹体凌空高悬,两边分别还有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模型。纪念馆的主体是五大展厅,第一展厅“历史抉择”,以图片的形式再现上世纪50年代,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科技人员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办我国核工业的伟大壮举。第二展厅“激情岁月”,通过图片、实物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展示221厂建设者的艰辛付出。第三展厅“勇攀高峰”,复原了221厂当时的生产场景。第四展厅“东方巨响”,展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时震撼人心的场面。第五展厅“共和国的记忆”,反映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及曾经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无名英雄在221厂的奋斗历程。
在纪念馆中,随着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跃入眼帘,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学员们沉浸在221厂艰苦创业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从纪念馆出来,学员们纷纷感慨道,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看到了当年的科学家们凭借着一种干劲、一种热情、一种奋斗精神,让国家挺起了脊梁,让人民得以安康。
重走“596”之路,传承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
随后,学员们来到纪念园,纪念园主体建筑是一条用石子铺成的小路,但这条小路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596之路。
1959年6月,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毛主席在中央会议上表示:“我们自己干,一定能干好。”陈毅元帅说:“就是我们把裤子当了也要搞原子弹。”正是靠着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激发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己完成核试验的信心,使奋战在金银滩上221厂的工作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几年后实现了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伟大壮举,而这颗原子弹的代号就是“596”。
“596之路”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回望,还体现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坚韧秉性。学员们沿着“596”之路漫步,感悟着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感受到当年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艰辛历程。
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前宣誓
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全退役”。30余年的难忘历程,昔日金银滩草原上的原子城故地,变成了今天美丽的西海镇。该纪念碑是核基地的主人们在撤离前留下的最后一个特殊建筑,以缅怀那段难忘的历史和记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纪念碑前,杨建文领誓重温入党誓词,学员们还共同诵读了碑文。当我们挺直腰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当我们享受着和平和安宁的幸福时,让我们向两弹一星的先辈们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也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5月的西海镇夜晚,吹来金银滩草原的微风,依然能感受到这座海拔3100多米小城的寒意。但是在学员们观看《代号221-原子城往事》和全国优秀宣讲报告、青海省精品党课《“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时,每个人的眼中都含着热泪,大家从重访、口述历史和诵读中,了解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细节,感受到科研攻关背后的感人故事。
在百业待兴的共和国成立之初,一大批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只因祖国的一声召唤,便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来到高寒荒芜的金银滩草原,开展核工业建设。他们隐姓埋名、克服艰难、不图回报;他们是奉献的一代,只为在山河劈碎的年代创造惊世伟业;他们是无所畏惧的英雄,战天斗地,攻坚克难,以身许国之决心铸就国魂挺起脊梁。请记住这些科学家的名字:钱三强、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于敏……,还有那些“祖国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默默无私的奉献者们。
走访旧址,感受时代使命
如今的西海镇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几乎令人难以想象这里昔日的景象。然而,马路旁、楼房间,不时有石碑和路牌,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面貌。
学员们参观了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二分厂、原子城爆轰试验场、《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浮雕墙以及上星站等实景纪念地。走在那广袤的实验草场上,那块抵爆钢板早已锈迹斑斑,但密密麻麻的弹痕仍能让学员们体会到当年实验的惊险和震撼。墙上那些陈旧的照片,述说着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锈迹斑驳的火车头,曾经运送出了中国第一颗核弹头,如今它依然守护着这片草原的宁静,守卫着国家的和平。通过参观使学员们切身体会到当时艰苦创业的工作场景,感受着一砖一瓦记录的历史光辉,体验了“两弹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那遥远的地方”
金银滩草原在何方,也许有人不知,但我国著名的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却不知迷醉了多少痴情者。学员们也来到了王洛宾艺术音乐馆,在《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家喻户晓的歌声里,了解王洛宾先生对音乐事业的不懈追求以及他对西北民族音乐做出的贡献。
结业仪式上,中共海北州委党校副校长马智芳对本次培训班进行了总结。朱军民和高进宝两位同志分别进行了体会交流。学员们也纷纷表示,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意义深刻的学习,更是一次触动心灵的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后要充分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
最后,杨建文在讲话中强调,本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学员们要积极传承、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奋斗,无私忘我奉献,钻研一流技术,提高专业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新时代应有的贡献。
相关阅读
- 上一篇:兰大二院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座…[ 05-16 ]
- 下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