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二院成功完成甘肃省首例罕见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腔内微创介入治疗
近日,我院血管外科采用微创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罕见的肝动脉-门静脉瘘获得成功。这是我院继成功应用微创腔内技术治疗布加综合症后的又一新技术突破。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在静脉系统疾病领域站在了甘肃省前沿位置。
患者男性,72岁,半年前因腹胀不适就诊,后腹大如鼓,难以进食,因为腹胀,患者不敢多喝一口水,就连口服降压药物都成为心理负担。外院行腹部CTA检查诊断为罕见的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继发门脉高压症,且患者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部彩超发现肝硬化及腹水,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消化道出血而危及生命。患者辗转甘肃、陕西等多家医院就诊,因年龄大、风险大、疗效差等情况未得到救治。患者入住我院后,以血管外科主任周栋为首的治疗组精心组织病情分析、疑难讨论,并与国内多个血管外科中心的专家进行了探讨。最后决定采用肝动脉栓塞治疗动静脉瘘联合TIPS术减低门脉高压这一腔内微创技术来治疗该患者。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出血仅10毫升左右。术后第二天,患者腹胀即明显缓解,自由下地活动。1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已康复出院。(稿源:血管外科 郭发才 )
相关链接: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HAPFs)是一种血管畸形疾病,发病机制为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使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高压,继而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临床表现。先天性HAPFs较为罕见。国内相关病例报道不足10例。在血管腔内微创技术出现之前,国内外曾尝试多种外科方法来治疗肝动脉-门静脉瘘,如结扎肝动脉,肝叶切除,直接暴露和控制瘘等。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切除病变部位的肝脏,且术后肝功能损害较大,患者难以耐受外科手术。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经导管栓塞治疗成为HAPFs治疗的首选方案,但由于肝内畸形血管较多,肝动脉栓塞不能完全减低门脉高压。相关研究也提示单纯门体分流手术,尤其TIPS基本没有效果,且会加重瘘和诱发心衰的可能。所以,肝动脉栓塞治疗动静脉瘘联合TIPS术减低门脉高压成为该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关阅读
- 上一篇:兰大二院举办共青团工作骨干培训班[ 09-02 ]
- 下一篇:兰大二院护理二分部举行登山拓展活动[ 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