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引得活水润杏林
引得活水润杏林
——国家级名老中医、原兰大二院中医科主任刘宝厚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82岁高龄国家级名老中医、原兰大二院中医科主任刘宝厚主编的《病位病性辨证》一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中医事业再次引入舀舀清泉,浇灌得陇原杏林花香四溢。是什么让这位耄耋老人用一生为之坚守呢?让我们沿着刘老先生的中西医结合人生路来寻找答案。
慈父严师 开启中医之门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宝厚出生在金城兰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刘尔炘(1864年—1931年),号五泉山人,是清朝末年(1889年)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三年,因不满清廷的腐败和丧权辱国,毅然辞官还里,从事地方文化教育及社会公益事业。在刘宝厚出生不到七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因病辞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自他懂事起,父亲在他的脑海里就始终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他是延续着父亲的足迹一路前行的。也正是受到浓厚的儒学家风的熏陶影响,刘宝厚对国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日后从事中医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7年刘宝厚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医学院任教。不久便报名上了“西中班”与中西医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走上了中西医结合行医之路。毕业后刘宝厚回到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为兰大二院)中医科工作,并拜甘肃名宿柯与参先生门下深造。柯老先生风度儒雅,学验俱丰,刘宝厚得其启迪和教诲,角颖独出,临床诊治能力不断提高。60年代中期刘宝厚完成了慢性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的临床研究,并与同事们一道开发了具有中西药结合特色的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系列药物,十几年来一直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的“佛慈抗感片”其配方就是他的发明之一。1978年,在全国首届科学技术大会上,刘宝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刘宝厚珍藏的那张发黄的他和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合影,足以见证了他在医学生涯人生旅途中用耐心、恒心和仁爱之心奏响的最为绚丽的华彩乐章。
临证辨治 创新中医诊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医药的传承,是2000年华夏文明史上人类最早与自然、病魔作斗争的沉淀与结晶。然而中医的发展,则需要一代代中医人用推陈出新的理念不断引领、求索。刘宝厚正是这样一位懂得把推陈出新与古法传承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医领域的试水者。
中医有很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经络辨证”8种。由于这8种传统的辨证方法,都是历代医家各自的临床经验总结,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不同的适应范围和特点,所以难免相互重复而又显得繁杂,给临床医生造成了不少困惑,尤其给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为全国第二批师带徒中医老专家的刘宝厚深感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使命的重大,他通过对这8种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认为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明确疾病的病位和病性两大问题。如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表里;六经辨证中的三阴、三阳;气血津液辨证中的气、血;以及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都是属于病位辨证的范畴。而寒、热、虚、实、风、痰、燥、湿、瘀、毒等都是属于病性辨证的内容。把病位辨证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实行病位病性辨证,就会达到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效果。这一全新的观念一旦融入临床,将会把中医事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使研究成果真正起到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作用,年逾八旬的刘宝厚在进一步大量查阅资料,提炼自己研究成果,炼字炼句炼意后,自己用电脑一字一字的敲出了18万字《病位病性辨证》一书。这既是对传统中医辨证方法的创新,又是为学习中医辨证论治者提供一本简明、通俗的教材。
中西合璧 延展中医之路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文化必须汲取先进的元素,不断充实自身体系,才能做到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医学也不例外。刘宝厚一直强调发展中医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特色,而且还要具有时代的特色,中西医结合就是当前在中国乃至世界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刘宝厚便主攻肾脏病专业,并着手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的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引入血液流变学这一现代检测指标,从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切入点,对肾脏病过程中血瘀证的形成及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文《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运用》,在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广泛的引用。著名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因此来函商讨筹建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的事宜,并邀请他出任副主任委员。而他当时已经担任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两个全国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者在全国实属凤毛麟角。
他通过130例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结合13项实验室指标,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的四个本证(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五个标证(风邪、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相结合的分型方案,在1985年被在南京举办的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采纳修订为全国试行方案,并由卫生部收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这期间,刘宝厚出版的专著《内科诊断与治疗》,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六年中进行了五次印刷,90年代又进行了再版。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刘宝厚逐步形成了“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强调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标准是疗效。刘宝厚认为:中西医结合要想立足于国内,走向世界,必须要在疗效上有所突破,提供一套既安全、有效,又重复性强的临证指南。学生戴恩来在刘宝厚八十寿诞时作的一首诗,生动地表达出对他中西医结合之路的赞誉和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集凤厅前志节传,少年声名动长安。
中西汇通出宏论,病症互参愈顽难。
六十春秋医并教,三千弟子秀而贤。
如今耄耋不为老,更修金霞尚满天。
——摘自《甘肃日报》2013年12月2日3版 作者 王宏伟
相关阅读
- 上一篇:【中国医药导报】王为民:寻找攻克癫痫的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 12-04 ]
-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早癌筛查:九成胃癌患者可免死[ 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