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六十载 光辉照后人
——纪念我国胃镜创始人杨英福教授
1950年10月22日,在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门诊部,时任院长的杨英福教授用其自美国带回的沃尔夫•辛德(Wolf. Schindler)半屈式胃镜对一位患有胃病的护士进行了检查。这是我院首次开展胃镜检查,也是我国胃镜检查的肇始,从此开启了我国胃镜诊疗技术的新纪元。
一、历经艰辛 志定杏林
1906年10月15日,杨英福出生在浙江诸暨十九都皇里村,父亲是基督徒,热心于传教,不善农事,家境平平。杨英福从小就帮持家务,就学时断时续,先后在乡间和衷小学、城里崇实小学、绍兴承天桥三一高小和宁波白衣寺与三一中学读书后,1927年,因家境不济辍学,先是到上海,在兄长与他人合伙开设的工厂帮工,1929年秋,工厂倒闭后回乡务农。1930年,在姐姐的恩师借款资助下,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医学先修科,1932年又考入上海医学院。五年大学生活,杨英福接受了系统、严格的医学教育和训练,同时也在日寇入侵国难当头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要为救国图强献身出力的决心。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学好英语和每门课程,为后来的出国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7年夏季毕业后杨英福到沪宁铁路镇江医院任内科医生。
不久,“8.13”松沪抗战爆发,医院被迫内迁,1939年流亡到广西柳州乡下,借居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特别困苦。当长子刚刚出生时,杨英福劳累过度,不幸胃部大出血,在天天要逃警报的日子里,他只得只身一人躲藏在山洞里,由正在哺育婴儿的妻子奔波于山上山下照料。那时无针无药,还不能进食,更没有输液设备,只能让护士出身的妻子自配盐水在皮下注射,痛苦万分。也就是在亲历了这种胃出血“生不如死”的惨烈痛苦之后,杨英福定下了终生从事胃肠病研究的决心,在以后的医疗和教学过程中,他在主攻内科的同时,始终侧重于胃肠病学理论和实践的积累。1942年国立西北医学专科学校成立后,时任天水铁路医院院长的杨英福,毅然放弃了稳定的生活与比较丰厚的待遇,只身来到兰州,任西北医专讲师和兰州中央医院(现兰州军区总医院前身)主治医师,开始了教学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探索。不久,杨英福就成为了兰州市颇有名气的内科医生。1946年,杨英福被聘为刚刚成立的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二、远涉重洋 精医报国
杨英福一生的重要转折,发生在1946年考取为留学美国的进修生,那年他已满40周岁。出国前他与当时在兰州主持留学人员选拔的我国著名医学家、教育家张查理教授的谈话,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回答主考官询问打算学习什么时,杨英福表达了想主攻胃肠病学的多年夙愿。当时张查理教授在仔细听取陈述后,首先表示了肯定,但又特别指出,胃肠病学博大精深,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选好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他最后还语重心长地嘱咐说:“人皆能之吾能之,不足为奇;人不能之吾能之,方为可贵。”这短短22个字的至理名言,成了杨英福留学、治学和从医的终生圭皋,他1947年去美国留学时,正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选择了到极负盛名的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胃肠病学,并选定时任美国胃肠病学协会主席的 Walter L. Palmer为导师。
Walter L. Palmer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医生和胃肠病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教师。Palmer是国际胃肠病学领域的先驱和泰斗之一,开启了对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消化性溃疡、胃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的科学理解的新时代。他将科学和仁爱融入这个领域,同时前瞻性的为整个领域的发展设定了舞台。
在W. L. Palmer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杨英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仅认真学习了二战以后国际胃肠病学的最新进展,他还特别钻研了当时由W. L. Palmer和L.辛德主持的胃镜检查术。L.辛德教授是半屈式金属胃镜的发明人,是德国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讲授胃肠病学,传授半屈式金属胃镜使用方法,并与W. L. Palmer教授合作研究推广胃镜检查术。
1948年冬天,杨英福完成了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医学进修学院的学习任务,为了能省钱和多带行李,他找到了一个在货船上当临时船医的差事,免费乘船。从纽约出发,经巴拿马运河,摇晃了近两个月,杨英福终于在1949年1月携带着他节衣缩食省钱所购的书籍、药品和医疗器械,其中就包括凝聚着他特别的师生情谊的半屈式金属胃镜,回到了上海。当时,正值淮海大战激烈进行之际,他婉谢了亲友们的挽留,乘飞机回到兰州大学医学院任内科教授,并于1949年夏出任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三、情系西北 经略胃镜
从1949年至1980年,除去文革动乱的岁月,杨英福一直担任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为创建、发展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后来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贡献了毕生心血。他就任院长时,已是兰州大会战前夕,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人心惶惶。在许多人为避战乱逃离兰州,杨英福的妻子儿女也随师友远走河西走廊时,他孤身留守,带领师生员工,保护医院,迎来了兰州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兰大附属医院在校院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很大发展。到1954年,医护人员和其他员工达到131名,为解放前员工数的2.8倍。随着医疗设备和条件的不断改善,面向社会服务的新技术、新业务相继开展。1950年10月22日,杨英福教授用留学归国带回的国内首台沃尔夫—辛德半屈式胃镜,在王永铭医师协助下,开展了胃镜检查,从而形成了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鲜明特色。1951年,杨英福教授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后首届中华医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胃镜检查及其诊断价值”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同名论文1953年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经查证是我国最早关于胃镜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
1954年9月,杨英福教授编著的《应用胃肠病学》由上海广协书局出版,次年再版。该书“系统介绍了近代胃肠病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该书第九章胃镜检查法与直肠镜检查法中“详尽介绍了美国、苏联、民主德国等制造的各类胃镜的结构以及所需药品、器械、附件等,对促进我国胃肠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满足医疗教学之急需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杨英福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坚持消化系疾病和胃镜研究,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相继创建了胃镜室,普遍开展了胃镜检查和研究,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并形成了紧密的协作联系。他们先后在《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了《胃镜检查对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喷门区癌肿诊断》、《节段性肠炎43例报告》等多篇论文。
1972年,刚刚恢复工作权利的杨英福教授,择录翻译了《胃癌早期诊断》等数万字的国外胃肠病研究最新资料,当他看到胃镜检查术已发明出纤维胃镜,并已在国外广泛普及时,既兴奋又不安,他多方奔走,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争取外汇,终于购置了日产纤维胃镜,使兰州地区的胃镜检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兰州地区胃癌早期诊断,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与杨英福多年来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杨英福教授虽然长期担负行政领导,但他始终坚持工作在医疗和教学的第一线。他多年兼任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定期查房和上专科门诊,古稀之年仍一如既往。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广大病人尊敬和爱戴。50年代初,杨英福教授曾赴青海为暂居在塔尔寺的班禅额儿德尼•确吉坚赞大师治病,班禅大师病愈后,亲自送照片、哈达和锦旗给杨英福教授,锦旗上用藏汉两种文字绣着20个大字:“医学精通,培养西北干才;存心济世,泽及蒙藏人民。”
1982年9月25日杨英福教授病逝在兰州,终年76岁。
四、至公精神 永相传承
时光如梭,年华似水,60年弹指一挥。1950年10月22日,就是在至公堂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杨英福教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例胃镜检查。60年后的今天,回顾杨英福教授勇搏激流的不凡经历和辉煌瞩目的卓越成就,重温他谱写的这段逝去不远的历史,杨教授居于地理受限的西北大地但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心系患者病痛并毕生奉献于临床一线的医者情怀,紧追时代前沿以竭力开拓发展西北乃至中国胃镜诊疗技术的精医实践,足以让今天的我们在无限的缅怀和敬仰之中将老前辈的事迹和精神永远传承。
值此杨英福教授开展我国胃镜检查60周年之际,至公堂院史馆里老前辈曾经用以缔造历史的沃尔夫—辛德半屈式胃镜依然如初,而做为中国胃镜诊疗技术发祥地的这片热土已旧貌换新颜,成为今天乘风破浪扬帆竞发的的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在“厚德精医 博学笃行”的训导下,今天的兰大二院人按照“1235”发展规划阔步前行,建设和发展是医院的主旋律。新建成的医疗综合楼巍巍伫立,争创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学医院的目标鼓舞着每一个人。近两年来,全院上下统一思想、谋求发展,在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人才队伍、加大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对外交流、科学实施管理、完成人事改革、打造医院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施“百人计划”,送中长期留学人员70余人。重新调整了医院的学科和布局,在原有科室的基础上新建了8个临床科室,遴选了一批医技精良,善于攻坚克难的亚专业学术带头人。建立了泌尿系疾病诊疗中心,成立了由6个科室组成的内镜中心,与国际多家著名大学和医院建立的交流合作的关系。
医院我们将会继承老前辈的志愿,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将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建设为一流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而不懈努力,为甘肃消化内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奋斗不息。
让我们再次向杨英福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
(本文史料和图片由杨英福教授之子杨狄平、何亚平教授、杨伟及研究生、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孟祥中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