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8日,第36届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协会年会(ISEE)在智利圣地亚哥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应对环境健康、正义与发展的挑战”为主题,重点讨论环境健康、社会公正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兰州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甘肃省环境肿瘤学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玉民教授率团参加年会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健康专业人士1500余人。围绕如何应对环境健康、社会公正以及发展的挑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科学证据、方法学进步、伦理问题及理论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全球最大的环境流行病学科学协会,ISEE年会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讨论前沿课题、推动科学进步的平台。
会上,李玉民教授首次将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相关工作在国际上进行了展示,并以“Does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1 Increase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Empirical research in a high-risk, arid region in China”为题,展示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于环境颗粒物(PM1)对胃癌风险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某高风险干旱地区的实证研究。该项研究着眼于PM1这种环境颗粒物与胃癌之间的潜在关系,旨在填补现有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更具实证性的科学证据,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李玉民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在高风险地区,PM1的浓度与胃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1环境中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这一结论为进一步探索环境颗粒物对胃癌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也为制定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提供了科学支持。该项研究为理解环境颗粒物对胃癌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全球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引起了多国相关领域工作者的浓厚兴趣,纽约大学、杜克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埃默里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李玉民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ISEE年会作为全球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权威平台,提供了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机会。李玉民教授在全球研究者范围内分享了环境肿瘤学的理念,将该领域的重要发现与进展传播到国际学术界,与悉尼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堪培拉大学健康环境生物全球研究中心就环境健康研究达成了进一步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