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二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开展国内领先新技术 全面提高窦道型创面诊断与治疗水平

作者:党委宣传部 赵梅娟 来源: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 晁文娜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8日 点击数: 字号:【

近日,兰大二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刘毅教授及团队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参与研发了窦道镜,其具有可视化、可深入、可灌注冲洗、可取材等技术优势。可实时、详实地获得窦道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对直径较小且深在的复杂性窦道的观察效果较为满意,其操作便捷,费用较低。

近年来,慢性难愈型创面研究进展迅速,然而慢性窦道创面仍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各种原因所致(多为外伤、感染、术后等)伤口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致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在慢性炎症、脓肿或异物刺激下,逐渐增生、肥厚、形成窦道。其中邻近体腔,如胸腔、腹腔、盆腔等开口于体腔外表面的慢性窦道创面并不少见,其病因多样、形态各异,深部可能突破体腔壁,甚至与体腔直接相通形成瘘管。一般检查对此类窦道创面的深部“看不见、摸不着”,对创面腔道的空间结构、创面性质、重要的病理特征、窦道创面与邻近体腔的关系等问题常难以准确判断。

目前,针对窦道型创面的术前诊断及评估,主要采用超声、造影、核磁等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检查设备及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加之费用较高,精度较低,不能完整显示窦道的轮廓或窦道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窦道型创面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特征,是创面修复领域常见的疑难病症,诊断及修复难度较大,术前对窦道型创面的评估极为重要,但目前窦道型创面的术前评估手段相对匮乏。国内其他医疗机构常采用直角喉镜探查窦道型创面,而窦道型创面的复杂性及直角喉镜的固有缺陷,效果差强人意。

兰大二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参与研发并在国内第一家临床试用的窦道镜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窦道的内部结构及走向,并可借助冲洗功能清除窦道内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还可针对性的取材行病理学检查。经过临床应用,窦道镜对窦道内情况及对各种急慢性与复杂性窦道的评估较为直观,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并可避免漏诊、误诊,显著提高了在此类创面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