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日志】难忘的“疫”线——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麻醉手术科李煜清的前线日志

作者:党委宣传部 赵梅娟 来源:麻醉科 李煜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点击数: 字号:【

从核酸采集的一线撤下来休整已经两天了,在核酸采集点的一幕幕都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在核酸采集点的两天,时时刻刻都被我的同事们和志愿者们感动着。

拨动时间的齿轮回到几天前我加入核酸采集支援队伍的那一天。正在家中熟睡的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中传来了护士长陈晓东焦急的声音:“医院抽调人员去一线参加紧急任务,你被抽调了,赶快到医院行政楼前集合!”第一次听到他这么焦急的声音,我也意识到了任务的急迫性。当我赶到时,看到的已经是一片繁忙的场景,护理部的各位老师在紧张的核对名单、清点和查对物资。这到底是支援哪里,工作量有多么大,需要这么强的阵容?后来,我在院长王琛的讲话里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是被抽调奔赴兰州市34个社区和街道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救护车一路将我们拉到了雁滩的骨伤科医院,到骨伤科医院进行简单分组后,我被分到张苏滩水磨石厂核酸采集点的小组中。当我们到达采集点时,采集点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先前的采集人员已经在一线整整坚持了20几个小时,我们穿好防护装备后立即投入了“战斗”,开始了核酸采集工作。怎么输入被采集者的信息,怎么扫采样管上的条码,怎么打包,怎么送检,数量是多少?我们在实践中找规律,在工作中找方法。终于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了核酸检测登记系统的使用方法,攻克了第一个难关。第二个难关是水磨石厂核酸采集点人口众多,加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外来人口也很多,采集点秩序一度比较混乱,加大了感染的风险。王瑞霞护士长和全体组员想办法找方法,优化和细化工作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优化了采集点的工作流程,采集点恢复了有序状态,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晚上8时许,全部检测管的二维码用完了,采样管也马上用罄,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采集了2000多份的核酸检测样本,没有二维码工作便无法开展工作,工作了5个小时的我们也迎来了短暂的休息,赶紧向上级报备请求支援。得知大约需要1个小时才能送来的时候大家心急如焚,而此时门外的队伍已经排了将近两公里。休息时才得知口腔科王佳丽本来已订好婚期,但是在疫情爆发之后,她主动延迟了婚期,今天她又投身到核酸采集的队伍中,他说婚期可以推迟,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此刻的疫情就是命令,在“大家”和“小家”面前她选择“大家”。队员们期间几次想上卫生间,但是为了不耽误时间,尽快的完成采集任务都坚持到了最后。

经过短暂的休息,物资到位后,我们又投入了紧张的核酸采样工作中。时间过得很快,等到再抬头时,所有组员的嗓子已经全部哑了,要维持核酸采样点的秩序,还要告诉被采样人员的动作,大家调侃说这辈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天的那句“张嘴,吐舌头,啊,好了走~”。看着等待的群众已经少了很多,我们的心里是自豪的。凌晨一点接到通知暂停核酸采样工作,次日7点半继续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时,我们又投入了紧张的统计标本数量和送检工作中,等到一切结束已是凌晨两点多了,脱了防护服的我们全身已经被汗水浸透,因为长时间的站立采样我们的步伐也是一瘸一拐的,但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喝口水吃点东西上个卫生间了。

感动比比皆是,也许包含在被采样者那一句句真诚的感谢中;包含在小朋友那一句句奶声奶气的叔叔阿姨您们辛苦中;包含在社区志愿者宁可把热腾腾的饭菜让给我们而自己去泡面的真诚中;包含在市民自发给我们做的那一锅烩菜中;包含在全科同事们那一声声的加油和鼓励中……

当然我们也有遗憾,遗憾全组人没有照一张合影,遗憾合作了那么长时间我们竟然都不知道那些志愿者们叫什么……

当然我们也有希望,我们希望能去参加“战友”的婚礼,我们希望能摘下口罩脱掉防护服照一张美美的合影,也希望能和“战友”们坐在一起好好的吃顿饭说说一起经历的这段日子。当然这个日子不算远。

我最亲爱的老师、护士兄弟姐妹们,在疫情肆虐的当下,请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一夜之间我们的城市生病了。若有召, 召必回,战必胜!致敬我们奋斗在一线的“战友”们!依稀记得去年在发热门诊上班时一位老师写在交班本上的一句小诗与诸君共勉:“寒冬去,春已来。疫终去,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