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省市下达了各项防控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小区、公共场所的管理,并要求“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小区”等。疫情当前,配合疫情防控是我们每个居民的职责所在,但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为此,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心里卫生科专家向精神心理患者及家属,提出几点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精神障碍患者将会面临如下的问题:
一是心理应激反应明显,病情易波动。精神障碍患者较普通人群对压力和外部事件的反应更加敏感和脆弱。面对疫情人们普遍出现各种心理应激反应,精神障碍患者由于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焦虑、敏感、多疑等应激反应表现,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二是盲目自信,成为高危易感人群。一些躁狂/轻躁狂的患者会认为自己身体强壮,拒绝防护,甚至主动要求参与防疫工作。这些患者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疾病复发,同时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三是生活轨迹变化导致适应障碍。疫情期间无法外出,患者只能居家治疗;原本正常上班的患者也暂停工作,可能出现各种适应障碍。
四是服药不规范。疫情期间,患者和家属较多关注疫情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疾病的治疗,导致停服或漏服药物。如家属被感染致无人监护,患者不敢出门或交通受限导致就诊不便等情况,则会造成患者被动停药。如患者被隔离,家属无法监督其规范用药,隔离点的管理人员对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不熟悉,可能导致病情波动等情况。
五是病情复发住院难。疫情期间由于管控问题,外地患者难以就诊,住院更是难上加难,导致患者发病后不能及时收治。
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的就诊经验,专家们特别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要按时按量服药,未经医生评估,切勿减量或停药。秋冬季节属于精神障碍的高发季节,另外加上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属于应激状态,所以一定要继续坚持服药,切勿私自减量或停药!另外,即使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科药物治疗也需要足够长的巩固期和维持期,不规律服药和过早减药停药是精神科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疾病复发后再次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因此,精神障碍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服药,切勿自己调量。有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是否进行药物调整。
疫情期间,留心药物备存,避免断药,需要购买药物时,建议就近至当地医院或正规药房买药,可以提前通过医院官方信息渠道(网页、 公众号、咨询电话等)获悉医院门诊时间,去医院前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另外,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拒绝服药或大量、过量服药的情况,所以家属一定要起到妥善保管药品,按时督促患者服药。
二是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应对,避免意外。疫情期间,因为精神障碍患者情感脆弱,病情易波动,所以家属一定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安慰及心理支持,管理好家中的危险物品等,不可掉以轻心,以防意外发生。若病情明显波动,或有危险行为风险时,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就近至当地精神科门诊就诊。
三是要作息规律,勿熬夜;安排日常活动。规律作息可以保证人体各项功能的稳定,有效保障我们的抵抗力。身体的免疫功能从晚上9点多逐渐进入修复阶段,所以不能熬夜,熬夜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还有助于脑功能的修复,促进情绪稳定,促进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工娱活动有益于脑力和体力,还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养成积极的心态。 如:手工活动、听音乐、适当体育锻炼(疫情期间,选择室内运动;不建议晚上进行,以免影响睡眠)、呼吸放松、看电影、看书等,结合兴趣爱好酌情调整。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建立平等、尊重的交流氛围,避免家庭不良互动引起患者病情波动。
四是要关于身体健康,注重个人卫生,按时刷牙洗脸、勤洗手,注意指甲的长短和清洁,定期洗澡,勤换贴身内衣内裤,避免感染细菌和病毒。按时进食,加强营养,家保证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等)、维生素(蔬菜、水果)的摄入。多饮水,不能用饮料替代白水,尤其不建议喝咖啡、茶、可乐等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在国家和政府的有利管控下,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下,在无数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与支持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终将携手战胜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