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潇湘,薪火相传。穿越历史的云烟,隐秀在澧水南岸幽兰飘香的湖南省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在这秀丽的小山村里,有这样一个革命家庭,无论是辛亥革命北伐战争,还是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都有这个家庭活跃的身影。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诞生在这个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崛起而奋斗的大家庭中,现在请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挖掘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动人细节。
凉水井村林家大院,自古便是书香门第,家里几代人均为教员出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家庭熏陶下,培养出了开国大典主持人、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被称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及第一个公开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以护法闻名遐迩的一代名将林修梅。作为晚辈,本文的主人公,原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林明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革命信仰的家庭熏陶下成长。
回顾林明伟的童年时光,其父林永言青年时代参加过学生运动、反帝反封建、抵制日货等爱国运动,在大革命北伐期间,就随林修梅、林伯渠在孙中山的元帅府任职。1927年以后,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革命军,其父亲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倾向于共产党也被捕入狱,释放后闲住上海法租界,仍做些共产党的外围活动,掩护共产党地下活动,后因出差轮船爆炸而亡,终年37岁。
此时的林明伟已跟随祖母和小姑妈到长沙市定居,并攻读于号称女革命家的摇篮的湖南长沙周南女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向警予同志的母校。父亲突然离世,母亲因双目失明仍居农村,林明伟无法继续攻读高中,关键时刻她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入湘雅医学院附属高级护校,因为这所学校不收学费和膳宿费,每月还能分发5元津贴。
1937年,七七事变犹如一声惊雷,激起了长沙市爱国学生的反日浪潮,风起云涌许多学生参加了救亡运动,由于国共合作统一抗战的新形势,林明伟的叔祖父林伯渠又重新和林家通了消息,林明伟的一些叔叔、姑姑、两个妹妹在1938年4月前后先到了延安作了开路先锋,林明伟也和湘雅的同学也产生了去延安的念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对长沙市开始狂轰烂炸,市民都纷纷逃往农村、外地,林明伟和几个亲如手足的同学(游绍立、刘正绘)暗地策划筹措路费,随后前往了延安。
长沙既是清末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之一,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走出了黄兴、蔡锷等一批仁人志士,孕育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沙的这几年,为林明伟参加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与延安战友合影(前排右一)
“1938年8月,我也被抗日战争的烽火卷入了这个革命洪炉,这是我生命史上的黄金时代,是我新生活的开始,是我政治生命的开端”。这是林明伟在其个人回忆录中的一段文字。
如果说长沙只是林明伟思想觉悟的启蒙地,那么延安就是林明伟真正深刻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真正无条件信仰共产主义的地方。
延安的一切都让林明伟感到新鲜,在这里没有任何的阶级等级,大家见面互称同志并亲切握手,这在旧社会是听不见更不可能看到的。傍晚,在工作之余,满山遍野到处都传遍了抗战的歌声,诸如延安颂、抗大校歌、黄河大合唱、保卫大武汉、保卫大西北、游击战士之歌等。歌声响彻了延安的上空,传遍了延安的每一寸土地,让每一位青年人都斗志昂扬。
在这里,林明伟经常聆听林伯渠讲长征的故事,进一步灌输了革命的思想、汲取了信仰的力量。与其同时,在组织的安排下,林明伟进入抗大总校四大队六队学习。抗大的功课主要是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时事教育并伴以军事训练,如制势教练、站岗放哨、跑操、紧急集合等。因林明伟是护校毕业生,不到四个月,她又被调到抗大总校卫生处工作,也是在这里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与抗大同学合影(右一)
1939年2月7日,是林明伟最难忘记的一天,在延安罗家坪卫生处的一间窑洞里,中国共产党党旗高高悬挂,小小的窑洞里站满了4、5位同志,大家齐声向党庄严宣誓,从此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林明伟心中点燃。同年8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林明伟前往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女大是专门培养优秀妇女骨干的学校,在这里林明伟深入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科学,还选读了一门外语。女大还经常邀请中央领导为大家作大报告、时事报告,蔡畅同志和邓颖超同志也经常在这里讲党史,讲敌后斗争和监狱斗争,从而更加坚定了林明伟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意志和决心。
1941年,女大并入延安大学。因在湖南时学习护理专业,在抗大卫生处又结识了许多医务界的同志,许多湘雅到延安的同学也都劝林明伟上延安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八期)。1942年初,林明伟接到了医大的录取通知书,因各种原因直到1943年初医大(第十八期)才正式开始授课。在这里,林明伟接受到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医学教育,先后学习了病理学、细菌学、解剖学和组织胚胎神经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药理学及内外科相关知识。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组织决定将医大迁往东北兴山,但医大(十八期)的临床课还没有上完,为了延安的党政机关卫生单位工作的需要,留下了十余个同学提前转入生产实习。就这样在组织的安排下,林明伟前往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实习,也就是当时简称的和平医院。
与和平医院战友合影(第二排左一)
回顾林明伟的一生,其在王震司令员部队的三年生活也是她最难以忘怀的。在王震司令员部队里,林明伟被分配到二军(又称二纵队)卫生部的野战医院工作,任内儿科医师并兼任卫生部举办的医训队临床课教员。在这里,林明伟不论在业务上、思想上、工作上都在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因战争的原因,部队经山西、陕西、甘肃入疆,有时步行,有时坐车,随军转移几千公里,虽然路途艰苦,但林明伟从不叫苦叫累,其所接触到的也都是伤病员和沿途群众,此时的林明伟不仅能够独立思考,更拥有了独立处理疑难病症的能力。
1956年1月,林明伟转业至甘肃省卫生厅,主要负责妇幼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林明伟先后前往永登、张掖、酒泉、天水、徽县、成县等地指导新法接生、儿童保健、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这让她深深感悟到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迫切需要更多有文化、有知识、有专业技术的人为他们服务。
1962年11月,45岁的林明伟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兰大二院前身)担任党委书记。她依靠全院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兰医二院得到全面发展,不论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专业技术的提高、专业科室的建设、设备的购置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内科心血管专业,神经内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皮肤科、妇产科、小儿科、精神科、眼科等拳头专业,培养提拔和锻炼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大批专业人才。在她的领导下,医院由360张床、400余名职工发展成为拥有600张床位、940名医护人员的综合性教学医院。
对此,林明伟在个人回忆录中曾写道:我总结了二十年来医院工作的体会,写成一万余字的文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搞好医院工作的关键;二是搞好后勤工作是搞好医院工作的重要保证;三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同心同德实现领导班子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是实现医院四化的当务之急。
回顾林明伟的一生,她在青少年时期即追求革命,在抗日烽火中,从一位进步青年逐渐成长为保卫延安的一名战士,成长为政治立场坚定的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林明伟积极响应组织安排,在广阔的大西北为了医疗卫生事业鞠躬尽瘁,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革命事业,是一名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的好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