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20年来首次发布全球高血压治疗新指南 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余静教授作为中国和西太平洋地区代表参与指南制定

作者:党委宣传部 赵梅娟 来源: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王琼英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6日 点击数: 字号:【

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重磅发布了《WHO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提出了协助各国改善高血压管理的新建议。该指南的建议涉及起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药物选择和药物联合、血压目标以及随访血压监测等问题。 1999年及2003年,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曾经联合制定过两部指南,本部指南是WHO发布的首部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由世界卫生组织 (WHO) 非传染性疾病司编写。

我院心血管内科余静教授作为中国和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WPRO)代表参与指南的制定工作。WHO高血压指南制定小组(GDG)共有23位成员,分别来自非洲区域办事处(AFRO)、东南亚区域办事处 (SEARO)、欧洲区域办事处(EURO)、东地中海办事处(EMRO)以及泛美卫生组织/美洲区域办事处 (PAHO/AMRO)。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WHO慢病管理专员张新华教授作为外部评审小组专家参与指南草案的同行评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WHO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制定工作自2019年7月在日内瓦启动以来,指南制定小组经历线上多次讨论定稿。该指南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各国国情出发,提出了8个方面的核心建议包括启动药物治疗血压阈值、实验室检查、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一线药物的药物类别、联合治疗推荐、目标血压、随访评估频率及非医师专业治疗,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协助改善高血压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余静教授在指南研讨会上,客观的介绍了中国高血压的防控、诊疗以及管理现状,特别强调了高血压的防控与治疗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联,对于欠发达的地区,高血压的防控重点还是要加强社区患者的管理。

作为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医务工作者,余静教授在WHO高血压指南制定中发出了中国声音,是祖国的骄傲,更是兰州大学及我院的骄傲,对于推动高血压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