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大二院心脏外1科为一位心脏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后6年的二尖瓣瓣周漏患者,在食道超声(TEE)引导下,采用Fustar可调弯鞘辅助,成功完成二尖瓣机械瓣瓣周漏微创外科介入封堵治疗,此例手术尚属国内首例。
患者武先生,55岁,6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在外院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短期恢复良好。术后数月再次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瓣周漏、心功能下降。因为瓣周漏导致心功能下降、胸闷、气短、夜不能寐、体重减轻等,患者术后每年必须住院数次,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但随着心脏的左心系统进行性扩大,心功能下降明显,症状逐渐加重并数次晕厥,药物治疗已很难缓解病情。患者身心受到了重创,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痛苦不堪。患者家属得知我院能够微创外科介入治疗瓣周漏,经心外1科例会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食道超声TEE能全程监视封堵过程,可以保障手术安全;Fustar可调弯鞘的头端能拐弯,可以协助建立路径。两者结合,不需要射线,术者就可以巧妙地建立介入路径,完成瓣周漏封堵。
心脏外1科联合超声科、麻醉科和体外循环科,为患者实施微创外科介入封堵瓣周漏手术,成功堵闭瓣周漏,不影响机械瓣膜,无残余分流,5天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
据了解,人工瓣膜置换术已成为外科治疗器质性心脏瓣膜疾病成熟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原发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不同、现有人工瓣膜的固有缺陷以及外科技术的差异等原因,约2%~17%的患者出瓣周漏,也是最常见的再手术原因之一。随着换瓣手术例数增加,瓣周漏的病人也逐渐增多。由瓣周漏导致瓣膜反流明显时患者可表现出乏力、头晕、发热等,在相应的听诊区有特有的杂音。另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溶血性贫血及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因此瓣周漏常常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有外科开刀手术治疗与X线下内科介入封堵两种治疗方法。其中外科二次开刀手术治疗风险高、对患者身心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慢。介入治疗具有射线伤害、路径长、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