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会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吃水果时,碰到水果烂了一部分。通常这种情况我们会怎么办呢?是基于“勤俭节约”的美德,把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还是就干脆不吃了?到底哪一种方法更正确呢?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
首先来说说问题水果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磕磕碰碰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二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冻伤;三是由于微生物侵染引起的霉变腐烂。
再来对每一种情况我们做一下具体的分析:
1、机械性损伤是最常见的。比如,车筐里装一袋子又红又大的苹果,然后经过了一段正在挖沟的小路;又或者一个品相完好的苹果,在洗干净甩水的时候飞向了地板。结果,就是你只能直面一堆“鼻青脸肿”的大苹果了。那些变软的部位,只是因为碰撞,细胞发生了破损,细胞质溢出。同时,由于细胞损伤,一些无色的多酚类物质被转化为深色的醌类物质,使得伤口呈现出特别颜色(其实,切开的苹果不立即吃完,也会变成褐色)。不管怎么说,纯属碰伤的烂苹果只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不悦。只要在碰撞后短时间内吃完,这类“坏果子”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2、与碰伤、冻伤不同的是,霉变的水果,垃圾桶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在水果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以扩展青霉为代表的青霉,它们产生的展青霉素会产生引起动物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肾脏水肿等病症,并且因为展青霉素与细胞膜的结合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他们会赖在细胞上不走,会对细胞造成长期的损伤,甚至有致癌的可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把霉变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为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调查就发现,霉变苹果上外观正常部位的展青霉素含量为霉变部位的10%-50%。正常部位的苹果的展青霉素含量可能高达3毫克每公斤。这样看来,还是把已经霉变的水果都送进垃圾桶更保险。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对待放置时间长的水果处置方式也要区别对态:
比如:放久的苹果散发出了酒味,还能不能吃?如果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异常,口感上还可以接受,还是可以吃的。因为,水果(特别是苹果)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可能因为缺氧,转而进行无氧呼吸,将苹果内部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于是,我们就闻到酒味了。
这里还要同那些已经变软变黑发出酒味的水果区别一下。因为,这种发酵的水果上很可能存在其他有害的杂菌,最好参按照霉变果子处理。
说了这么多,对于坏掉的水果我们并不要一棒子打死,全部扔掉,也不要本着节约的精神继续食用自认为好的部分,而是应该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这样才不会浪费食物也不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