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肩负生命之托,抚慰百姓创伤,白衣天使的称号,赋予我们无上荣光。救死扶伤,奉献我们的无私情怀。捍卫健康,唱响我们使命的乐章。放飞理想,兰大二院,我们为你纵情歌唱,我们为你再创辉煌……”
——《兰大二院院歌》
在古丝绸之路上,一个被称为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的西部重镇金城兰州,因黄河穿城过而举世闻名,这条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她的臂弯里有这样一群儿女与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铁桥一同坚守着这方热土,护佑着一方平安。她,就是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以下简称兰大二院),一位有着百年历史的生命守护者。
2008年底,兰大二院刚刚调整后的党政一班人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五年大跨跃”的五年发展规划,顺势将医院带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分解看来,这五年的发展规划都有明确抓手和具体部署:
“一年打基础”的总体部署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学科调整,扎实推进人才建设,增强医疗设备投入,改善院内环境,力争医疗综合大楼投入使用。
“两年上台阶”的总体部署是,解决好医疗综合大楼搬迁后遇到的具体问题,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筹建数个医学中心,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三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是,进一步改善院内环境,使医疗技术、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较大发展。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力争使医院整体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五年大跨跃”的总体部署是,基本完成医院基础建设,使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和服务理念跟上国内一流医院水平。医疗技术、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能步入国内先进行列,实现医院发展史上的大跨跃。
随着第一个“1235”发展规划的提出,医院结合当年工作要点具体分解,部署并相继实施了20件大事,从此拉开了兰大二院转型跨越的大幕……
承载历史的厚重
萃英文化领跑医者精诚
4000余名职工,28.1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2500张的开放床位,价值近7亿元的医疗设备,已经使兰大二院成为了一所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兰大二院人是如何在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中国西部,走进了一个时代的高度,走出了一个医疗卫生领域的图腾呢?我们在医院大院中心的至公堂找到了答案。
兰大二院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光绪元年(1875年)甘肃贡院落成,左宗棠题写匾额“至公堂”,为清代甘肃贡院应试之堂。在随后的30年里,有600多名举子在此成名。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后,在甘肃贡院这块风水宝地上,新兴的学堂、学校、工业、医学项目等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甘肃制造局、甘肃劝工厂、造币厂先后设立;农林学堂、法政学堂、矿业学堂,一大批新式学校从贡院旧址上破土而立,这其中就孕育了今天的兰州大学。1928年,甘肃政法学堂更名为兰州中山大学,同年成立了兰州中山医院,即兰大二院的前身。1932年,甘肃学院筹建了医学专修科,标志着兰州医学院建院,同时将兰州中山医院确立为实习医院。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成立,医院改名为国立兰州大学附设医院。1948年,更名为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兰州大学医学院从兰州大学分出独立建立兰州医学院,其附设医院随之更名为兰州医学院附设医院。1959年,兰州医学院在附属医院原址上成立了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随着兰州医学院整体并入兰州大学,其第二附属医院更名为pc28预测在线预测神测网3.2并沿用至今。
至公堂作为兰州大学和兰大二院的发源地,是一片精神的遗址,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如今的兰大二院医护人员佩戴的院徽中有至公堂的图案,院歌和院训都有着与至公堂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至公堂文化,医院成立了院史办和文物保护办两个科级行政科室,在至公堂内建设了院史展览馆,收集并展出了大量的刻有那段鲜活历史的实物,培训了一批兼职讲解员,使这段历史得到充分展示。为将至公堂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医院把认识至公堂作为新员工入职和新生入院的第一课;医院还将其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邀请医院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嘉宾参观,通过题词、作画等形式,扩大至公堂的影响力,使至公堂文化走出甘肃省,走出国门;在广泛收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医院精心编撰了《百年萃英门》一书,还原了一个个甘肃贡院走出的英才,再现了流逝的那些时光。
通过对至公堂文化的深入挖掘,结合医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的社会责任,最终形成了医院院训:厚德精医、博学笃行;宗旨:关爱生命、奉献社会;愿景: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创建国内一流的大学医院;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尊重、关爱、真诚、奉献;目标:创建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学生满意、职工满意的品牌医院。
搭建精医的平台
育强科名医永葆杏林春暖
随着新一轮医改大潮的到来,中国的医疗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场变革面前,兰大二院是如何经受起历史的考验,坚持住自己的操守?又是怎样在这场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而立于不败之地呢?
兰大二院院长李玉民如是说:“在医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科建设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核心,技术创新是动力。近年来,我们坚持‘重点扶持,全面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体系,突出了重点,大力发展了亚专业。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合理的老中青骨干三级人才培养规划,建立起了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科研创新和技术革新,使学科、人才与技术在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医院质量建设的核心,其建设水平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兰大二院结合西北高发、常见疾病的现实,调整学科布局,完善了学科体系。新建了肝病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中医科、康复科、疼痛科、各专科ICU,使医院学科门类更加齐全。成立了10个临床医学中心,建立起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通过有效调整,不仅增加了医院学科分类,改变了科室学术山头林立、科研方向分散、协作意识淡漠的状况。同时,打破了学术堡垒,提倡以临床医学中心为主导的联合攻关,保证了学科建设绩效的最大化。自2012年8月开展甘肃省首例DCD器官移植以来,先后完成了数例,其中1例DCD供体供给5例受体,取得成功。
兰大二院大力扶持重点学科,发展具有优势的学科群体。对医院现有的省卫生计生委(原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并予以相关政策倾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重点学科实验室进行扩建和设备购置,保证重点学科医疗、科研工作。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效应”,做强做大重点学科,使其形成辐射力量带动医院其他一般学科、新兴学科的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以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以省部级重点学科为骨干、以一般学科、亚学科为支撑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
医院还制定了亚专业分化建设规划、亚专业学科带头人评价标准和遴选办法,结合医院发展需要,最终确定了133个亚专业。整合组建了有竞争力的10个临床医学中心,包括相关的临床科室、教研室、研究室。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公共平台,如内镜中心(包括消化内镜、呼吸内镜、泌尿内镜、妇科内镜、普外科内镜、耳鼻喉科内镜等)、透析中心、急诊中心、超声中心、检验中心,提高了医院临床整体技术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目前,兰大二院已拥有5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骨关节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2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泌尿系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11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肝胆胰外科、骨科、院后急救医学专业、神经内科、消化内镜治疗中心、肾病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小儿重症医学、麻醉科、皮肤科);1个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1个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中心、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普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耳鼻咽喉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初级创伤培训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外科学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急诊医学培训基地、“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师培训项目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8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是甘肃省听力障碍诊断中心、甘肃省眼科疾病干部保健中心以及中国西部首家“内镜培训基地”。
一艘西北医疗事业的航母已经扬帆起航,而在这艘航母上又集结着怎样的一群水手呢?
医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主编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8人(一层次14人),省“555科技人才工程”人选17人(一层次5人),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9人;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2人,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21人,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43人,中华医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学常委、委员以上共85人;SCI、国际期刊编委100余人,甘肃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56人。博导13人、硕导117人、留学回国人员134人、博士后5人;院级亚专业学科带头人128人。
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医疗人才队伍是如何组建和管理的呢?兰大二院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快速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靠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占领市场,靠医学人才赢得市场。然而,作为一所地处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大型综合医院,人才是制约发展的根本问题。
为此,兰大二院在加快医院硬件建设的同时,达成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共识,将探索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管理等工作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确定了建立“四大人才方阵”人才建设目标,即:亚学科带头人方阵、亚学科带头人储备人才方阵、青年人才方阵、护理人才方阵。
面对西部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的实际,兰大二院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制定了一系列诸如科研、住房、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奖励措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广纳人才,平均每年都有国内、外高水平医学人才入院工作。推出了三项“百人计划”作为锻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即在5年内新增100位出国留学人员、100位博士以及100位亚学科带头人。
每年将医院管理骨干成批次地送往新加坡管理学院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了医院管理的整体水平。启动了“兰大二院萃英人才培训工程”,通过对一线青年骨干和优秀新员工的系统培训,实现了员工队伍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持续提升,发挥了骨干以点带面辐射全局的作用,使该院形成了“新员工冲在前,中员工用心干,老员工跟得上”的工作氛围。
在管理干部选拔上,兰大二院采取了“黄金用人法则”:选取数名院内正高职称、有出国经历、做过科主任的专家,担任医院中层干部。打破了惯常院内层层汇报的沟通格局,医院领导不定期直接深入到各个部门了解具体工作,避免了中层对决策的片面理解而造成的错误执行。
在学科带头人监管上,兰大二院制定了动态评价体系:除了职称、学历等硬指标外,还根据医疗指标、科研经费、获奖情况、国家项目等各项动态指标的变化制定评价标准,敦促着各学科带头人不断积极探索,积累成绩。该体系一年一评,每年确定一条基准线,成绩不过线的学科带头人将被淘汰出带头人的岗位。
坚定师者的信念
科研教学惠泽百姓人家
作为甘肃省医学教育和公立医院的发源地,兰大二院集兰州大学第二医学临床院于一身,设有23个教研室。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学术型和专业型)和学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院硕博研究生近500人,本科生600余人。医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导师120人,教授51人,副教授117人。
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兰大二院党委书记钟福国对教学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医学本科教育是大学医院独有的特色和重要工作。近年来,为了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我们强调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狠抓教学细节,加强实习各环节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树立正确的医学教育观,促进医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医院积极推进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完善了教学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深化教学业绩与考核,加强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突出教研室的主体作用,严格教学环节考核与评教工作,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加强人文医学、科研实践、创新创业活动,重视实践技能教学活动,深化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加强完善临床《教学核心制度》,建立《教师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年度业绩登记-量化-积分-评价-考核制度》,规范教学经费使用与管理,完成本科生技能培训部8个技能实训室的建设工作,启用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工作,完成“985”工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就业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逐年攀升。依托兰大二院人文医学与健康教育研究室,面向临床本科专业学生开设了《人文医学》选修课。
兰大二院作为国家卫计委开展的“走进西部”卫生人才培训项目的承办单位,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首届“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师培训班,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2期培训班,培训了数千名来自甘青宁三省的基层医师,培训内容涵盖外科、内科和医技各专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承办了7期省委纪委主办的“走进西部”暨医改重大专项公立医院院长培训班,为西部县级医院院长搭建了一个与国家卫计委、省内外医院管理专家和其他县级医疗同行之间探讨交流的平台,为提升西部公立医院的医疗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9年以来,兰大二院启动了选拔百人出国、增加百名博士、遴选和培养百名亚学科带头人的三个“百人计划”。先后派出185名出国研修,每年出国人员达80余人次。
近两年先后派行政管理人员赴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瑞典、新加坡出国培训、考察和学习,赴国内知名大学医院考察对口学习交流。
先后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我院讲学、交流、手术300余次,与美、英、法、德、日等3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医院签订医教研合作协议,缔为“友好医院”。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等近20个国家的客座教授135位。
医院强化了科研意识,建立起建设研究型大学医院的概念。通过制定相关指标,如:高水平的研究人才队伍的比例;科研经费占经费的比例;创新能力,如新技术、新方法如何量化;医疗科研设备占设备总值的比例等。组织一批真正具有学术水平、有能力、有经验的专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设计、审定和指导等工作,把目标放在国家级项目上。高度重视研究生课题及毕业论文,对其所从事的研究项目,从开题期反复论证研究,力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及论文,鼓励硕士研究生发表SCI论文,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SCI的文章。充分利用好研究生这个重要的资源。积极鼓励参编卫生部、教育部等国家教材,鼓励专家学者出版专著。积极鼓励涌现更多的各专业学会、学术团体的主委、副主委、委员以及各种专业杂志的编委。加大奖励机制,积极鼓励申报发明专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
强大的人才储备、坚实的技术后盾,迎来兰大二院医学科研的春天。
兰大二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科技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1项,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1项。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近20项,出版专著20余部,申请专利8项,科研论文每年近300篇,科研经费每年递增20%以上。
勇挑领跑者的担当
科学管理树立医院典范
“四年前,他临危受命。他为医院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五年大跨跃’的发展规划。从最基础的恢复大楼基建入手,他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组织人马,完善整饬。从最终极的文化重塑切入,他提升服务品质,倡导人性化医疗,厉行人文建设,修缮百年古建,接续传统。”这是“2011-2012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时,组委会给兰大二院院长李玉民的获奖理由。这既是对一位院长的评价,更是对一家医院管理的认可。
兰大二院坚持以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精度。以“三甲复审”为契机,建立健全了制度保障体系,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完善改进所有的操作规范,实现以“专业学科和技术标准操作”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业务流程,以规范和流程来驱动医院的各项业务。优化了组织结构,加强了干部目标管理,实施了量化绩效考核管理,建立了科学的监督机制,强化对各处室、各科室制度的督察和不定期的考核与检查,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提了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了信息化水平,促进医院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积极完善HIS、LIS、PACS系统建设,上线了移动护士站系统,上线了临床路径管理系统,上线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线了廉政风险防控软件,开发部署了医信通程序,加强了医院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了信息系统应急方案,使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步入到科学规范管理的轨道。
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根本,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厚度。狠抓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在首诊负责、三级医生查房、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终末病历评审、院内感控、感染菌谱监测、合理用血、术前讨论、访视、手术核查等多方面进行质控,奖优罚劣,将质量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切实在医护人员中树立“核心制度落实是医疗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原则。全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坚持做好全院医疗质量的系统监控、评价和通报工作。充分发挥8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重视终末病历评审工作。加强了对重点部门(ICU、急诊、手术室、产科、新生儿科等)、关键环节(围手术期、急危重症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等)的管理。完成了急诊分诊流程及急诊专科设置,使用急诊信息系统保障了急诊患者的可追踪。加快床位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落实和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认真执行总住院医师工作制度。建立主治医师急诊轮班制度,加强急诊一线医护力量,提高急救能力。强化对危重病人的管理力度和汇报制度。扎实做好医疗质量月分析会和病人随访工作。严把医疗从业人员准入关,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完成了医院外科、麻醉、介入、重症等各级各类医师技术操作的授权管理,从而保障诊疗活动质量的管理。强化优质护理,创新护理三级管理组织体系,推行以护理部主任——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的新型护理三级管理模式。
坚持以推动三大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高度。为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院机构和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建立符合医院实际和特点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快速的发展。2013年4月,兰大二院分别成立了机构与人事改革工作小组和绩效改革工作小组,确定了改革医院组织机构和转变职能,理顺医院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将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科学合理地建立医院的内部运行和调控机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兰大二院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百姓的肯定。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兰大二院在“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三周期总结表彰交流会暨第四周期启动会”上,荣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20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11年荣获卫生部医管司“2011医院改革创新奖”“2012医院改革创新奖”;被甘肃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授予“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模范单位”;院长李玉民获得“2012医院优秀院长”“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2013年度医院服务改革创新人物奖”等荣誉称号;党委书记钟福国当选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
肩负社会的责任
爱民惠民尽显天使本色
“厚德精医,博学笃行”是兰大二院遵从的院训。而这条院训家规,最终的落脚点是“笃行”,也就是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看病难,难就难在挂号难,划价交费难,找专家难,候床难,流程复杂。”这是目前老百姓在公立大医院就医时遇到的普遍现象,为此,兰大二院根据这“四难一复杂”对症下药。
医院全面推行无假日门诊,双休日、节假日全部开展门诊服务,同时针对就诊病人多的科室开设双门诊,增加专家、名中医门诊出诊比例。进一步深化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增设了服务窗口,整合挂号交费业务。深入开展了“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进一步完善导诊制度,并为急、危重及老弱、特需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程陪同送达服务。强化了医技科室的服务功能,缩短病人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报告时间。积极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同级医疗机构的合作,继续推行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简化报销手续,将农村27种重大疾病纳入补偿保障和省内异地即时结报。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2012年8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定为省列重点项目2号医疗综合大楼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床位紧张根本问题。
作为甘肃省重要的三甲医院,爱民、为民、惠民,兰大二院一直走在最前列。
2005年起,与民政部门协作开展了“明天计划”,救治孤残儿童;2007年,成为卫生部拜耳公司“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师培训项目)的首家承办医院,肩负起培养数百名来自青海、宁夏和甘肃贫困县区基层医生的重任;2008年,成立了“方威基金会——兰大二院宁养院”。同年,被选定成为“微笑列车”“重生行动”项目的合作医院之一;被确定为“健康快车——百盛”的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是国内建立的第九所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之一;2009年,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情暖西部�女性阳光基金甘肃行”选定为唯一定点合作医院;成为“爱在,希望在”多吉美援助项目的指定医院;2010年,参与民政厅“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活动”项目。
面对重大突发公卫事件,兰大二院都能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卫事件的医疗救援应急处置预案。成功应对了“汶川特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岷县漳县地震”等多起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在对舟曲伤员苏凤蕾治疗中,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创造了成功保肢的医学奇迹。
在甘肃省委发出的“双联行动”和“1414”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帮扶对象带去了党和国家的关爱。
在国家科技惠民项目——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武威人民群众带去了福音,为国家癌症防治提供了最可靠的一手数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13年8月,在医院第五届改革与发展论坛上,医院盘点第一个“1235”发展规划取得的硕果的同时,又提出了第二个“1235”发展规划,即狠抓一个内涵建设;争创百优医院、通过JCI国际认证两块牌子;完成医疗区、生活区、文化区的三区建设;实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和职工满意的五个满意。兰大二院人再一次在新的历史时期,踏上了新的征程。(文:王宏伟 李培武 苏国明)
——摘自《甘肃日报》2014年4月16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