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首例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微创腔内介入治疗在兰大二院获得成功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点击数: 字号:【

近日,血管外科采用微创腔内介入治疗罕见的布加综合征获得成功,在我省尚属首例。

患者为47岁的中年女性,因腹胀不适就诊,检查发现肝功能损害,腹壁上出现了大量扩张扭曲的静脉。经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完全阻塞型),通常需要行下腔静脉病损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费用多为其缺点。血管外科通过反复研究,可通过微创腔内介入治疗。日前,由血管外科主任周栋带领手术团队,对其进行了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微创腔内介入治疗术,手术历时40分钟,术中患者出血仅10毫升左右。术后第一天,患者恢复良好,已能自由下地活动,胸腹壁上迂曲扩张的静脉也消失了,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周栋介绍:这次手术是我院血管外科实施腔静脉微创腔内手术的典型病例之一,近年来科室成功完成多例腔静脉梗阻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包括常温下体外循环辅助腔静脉病损根治术,微创腔内介入手术和杂交手术使我院成为目前省内唯一能同时完成体外循环辅助下腔静脉病损根治术及腔静脉阻塞微创腔内介入治疗的单位

相关链接:

布加氏综合征是肝静脉阻塞或肝上下腔静脉闭塞引起的一种疑难杂症。本征于1846年和1889年分别由Budd和Chiari报道,故又名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SC)。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肝脾肿大、腹水和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本征相对少见(1/100万),往往被误诊为静脉曲张,肝硬化,肝炎等疾病。在本病晚期,病人多死于消化道大出血、肝衰竭、肝性脑病等。肝脏发生严重硬化,肝功能近于衰竭,各种手术均不能奏效,肝移植为唯一救治方法。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目的就是解除梗阻或者降低门静脉压力。一般分为药物保守治疗、传统开腹手术、根治术及微创腔内介入治疗。随着技术及器械的进步,介入治疗技术较外科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而轻,可重复行强等优点,逐渐成为布加氏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稿源:血管外科 郭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