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十大心理效应——从众心理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点击数: 字号:【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学习从众

  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

消费从众

  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

恋爱从众

  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此外,赌博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在大学校园也有相当的市场。

  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宿舍效应

班级效应

  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某大学一个班有几名爱好长跑的同学,男生健壮、女生苗条以及运动会上的风光引得同学喷喷称羡,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成了他们的追随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赛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该班同学。某医学院936名学生,大学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时起床,晚11时入睡,该室同学能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5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

宿舍效应

  从众于老生、老乡也是新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新生涉世不深、情况不熟,易简单模仿和随从于他人的行为。他们有的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有的干脆跟着二老'走,永远不回头,盲目从众。学习上表现为老生()怎干就怎干,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为向老生()看齐,如此,很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结局。某校一寝室,入学伊始,老生老乡频频光临此舍,传舞弊、赌博之,送逃课、恋爱之,结果年终,二人留级,余四人侥幸通过。

  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同兴趣的同学相聚在一起,形成趣缘圈,成为大学生社交最广泛的形式。趣缘圈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往往对大学生思想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人群效力有所不同。据调查,大学生最易从众于恋爱对象,尤其是女大学生。其次,从众于老生、老乡。第三,从众于室友或趣友。第四,从众于同班同学。第五,从众于同年级、同专业同学……

校园从众的背后

  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从众的心理

  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